背景
18px
字体 夜晚 (「夜晚模式」)

第104章

    气氛尴尬,凝滞沉重。

    陈平安在老剑仙身后看着这一幕,只觉得城头上的剑气,在这些人出现后,都开始有了重量,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董三更突然环顾四周,怒喝道:“看你娘的好戏,凑你娘的热闹,滚滚滚!”

    十数位剑气长城的中流砥柱,知道这是董老匹夫再给自己找台阶下了,今天这架打不起来,便纷纷身形消散,返回北边的城中。

    当众人纷纷退散,陈平安这才看到原来宁姚也在其中,她缓缓御剑靠近城头,董三更瞥了眼小丫头,没好气道:“宁丫头,莫要学你那废物爹娘,你,我还是很喜欢的。”

    宁姚面无表情。

    董三更也不以为意,转身御风大步返回城池。

    站在城头上的隐官大人,是最没心没肺的那个,一直在偷偷打哈欠,此刻她突然皱着脸,犹豫了一下,张大嘴巴,伸出拇指抵住那颗不安分的牙齿,轻轻晃了晃,最后还是不舍得拔掉,合上嘴巴后,转身嘟嘟囔囔地走向远处。

    老剑仙陈清都对于今夜风波,好似见怪不怪,对宁姚笑了笑,掠下城头,走向那座老茅屋。

    陈平安重新跃上城头,与宁姚并肩而立。

    宁姚没有太多情绪起伏,“剑气长城一直就这样,好在祖上留下来的一条规矩没怎么变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好奇望向宁姚。

    宁姚缓缓道:“剑尖朝南。”

    简简单单四个字,就让开始学剑的陈平安心神摇曳,激荡不已。

    陈平安忍不住转头望向南方。

    宁姚主动摘下陈平安的养剑葫,开始喝酒。

    陈平安收回视线,轻声问道:“那个做了叛徒的董观瀑,是不是你说的那种人?曾经是战场上的英雄,在城池里头则不太讲理?”

    宁姚摇头道:“恰恰相反,小董爷爷一直是个不错的人,在剑气长城以北,从来深居简出,不太爱跟人打交道,我小时候偶尔见到了,小董爷爷会很客气,虽然不善言辞,但次次都会对我笑,就像自家长辈一样。”

    宁姚盘腿而坐,无奈道:“谁都不知道,为什么小董爷爷要投靠妖族,可能是当年那趟以身涉险的历练,出了很大的问题吧。其实离开剑气长城,孤身去往蛮荒天下砥砺剑道的剑修,很多的,因为在那边,中五境的妖族都喜好以修炼出人族相貌为荣,平日里就跟我们没什么两样,只有在战场上的危急时刻,才会现出真身,凭借先天强横的体魄抵御飞剑。所以剑修只要小心隐蔽,其实不太容易被看破身份。”

    人之所以为万灵之首,就在于人之窍穴气府,本身就是世间最玄妙的洞天福地,所以妖族才会孜孜不倦地修炼出人身,之后修行就会事半功倍。落魄山的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便是如此。

    宁姚继续说道:“当然,一些个剑气长城的特例,早早被巅峰大妖暗中记下,再以秘法记录在册,就会比较难以行走蛮荒天下。但是那本册子,听说名额有限,上边写下名字的剑修,不会太多,往往是我家乡这边战死一个剑仙,再添加一个。照理说,小董爷爷出门远游的时候,不过是寻常的元婴境剑修,不该在册子上,底蕴深厚的董家,又有独门秘术遮掩气机,很难被察觉。”

    宁姚没有说一件事。

    她是那本古怪册子上的剑修之一,而且是剑气长城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剑修之一。

    宁姚在十岁之前就已经被记录在册。

    而历史上那些有此待遇的天之骄子,无一例外,都在三十岁之前,就被阵斩在剑气长城以南的沙场。

    妖族对此从来不计代价。

    往往一位天之骄子的生或死,都会牵扯出一名甚至是数名大妖、剑仙的生死。

    因为妖族觉得城头上有一个陈清都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万一再多出一个什么宁清都、姚清都,就不是只死一两个上五境大妖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剑气长城的无奈之处,则在于这类天之骄子,若是不去早早沙场历练,不在生死之间迅速崛起,而只是养在剑气长城以北,哪怕有数位剑仙精心传授,仍是没有半点可能,成长为下一个陈清都、阿良或是董三更。

    陈平安突然问道:“我在这里,是不是其实会害得你分心,拖累你修行?”

    宁姚点头,嗯了一声,没有否认,而且毫不犹豫。

    但是她又直白说道:“但是你在这里,我会很开心。在家里斩龙台那边修行的时候,经常会忍不住想起你,就会发呆,发完呆,就会直接跑来找你,回去后匆匆忙忙处理些家族事务,然后一天好像就这么过去了,睡觉前等着第二天见你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宁姚。

    齐静春曾经告诫过对她一见钟情的学塾弟子赵繇,最好不要喜欢上宁姚,因为她是一把无鞘的剑,锋芒毕露,很容易伤及旁人,甚至伤己。

    宁姚看待这个世界,始终好坏分明,黑白分明,几近无情。

    只是如今多出一个陈平安。

    于是陈平安斩钉截铁道:“最多三天,我就要离开这里,然后去最像剑气长城的北俱芦洲,练拳也练剑,争取最快跻身武道第七境,有资格参与这边的战事,然后我再来找你!”

    宁姚默然,知道这样是最对的,可她就是不愿意说话,不愿意点这个头。

    相反,她还会抱怨身边这个家伙,为什么可以这么快就下定决心。

    陈平安是想喝酒,可是养剑葫在宁姚手里攥得紧紧的,好像还故意换了一只手,离得陈平安更远。

    宁姚突然说道:“历来妖族攻打剑气长城,都会持续二三十年,给你十年时间跻身第七境,够不够?”

    宁姚横眉竖目,“就十年,不能再多了!”

    陈平安挪动屁股,面对她而坐,笑道:“好的。但是你也一定要等我。”

    宁姚扭扭捏捏也侧过身,与他相对而坐,将养剑葫递还给他,这才点头道:“好的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接过酒壶,仰头喝了口酒。

    宁姚轻声道:“我有很多的毛病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微笑道:“没关系,我喜欢你。”

    宁姚眼眶红润。

    陈平安伸出一只手,微微颤抖,轻轻抚在宁姚的脸颊上。

    宁姚有些脸红,但是没有拒绝,她只是闭上了眼睛,不敢看他。

    就在天地寂寥仿佛只剩两人的时刻,有个不合时宜的咳嗽声轻轻响起。

    陈平安赶紧缩回手,喝酒掩饰自己的尴尬,宁姚则转头望去,狭长双眉上,挂满了杀气,那位不速之客,正是老剑仙陈爷爷,站在两人不远处,负手而立,满脸笑意,“突然想起一件事,怕回头就给忘了,要赶紧跟陈平安说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讲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宁姚拿过酒壶后,面向城池而坐,背对着老剑仙。

    陈平安跳下城头,问道:“陈爷爷,什么事情?”

    老人笑道:“南边老瞎子的画,好看,西边老秃驴的鸡汤,好喝,中土那个读书人的字,俊俏。这几个人,我都觉得很有意思。但是最有意思的是这些老家伙,一个比一个死不掉。”

    宁姚忍不住转头道:“陈爷爷,按照你以前的说法,东海不是还有个臭牛鼻子道人吗?”

    老剑仙点头道:“就是想到了这个家伙,才想跟陈平安说一声。”

    宁姚疑惑不解。

    老剑仙伸手指了指陈平安,“你的长生桥,修不修,其实意义不大,不如另辟蹊径,所以就要去找这个道人,但是极有可能你会被拒之门外,可是我觉得你既然能走到这里,说不定会是个例外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心弦一震,问道:“陈爷爷,该怎么找这位高人,是去东海吗?好像我们宝瓶洲就在东海之上。”

    老剑仙摇头道:“是去东南方的桐叶洲,找一座观道观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愣在当场,有些犹豫,这与他的初衷不太相符,但是既然老剑仙都这么说了,肯定有其深意,可陈平安还是会担心那场十年之约,自己跻身第四境之艰辛,让陈平安对接下来五六七三次破境,不敢有任何乐观。

    老剑仙说道:“你这剑匣槐木,很有来历,不如借我十年,我可以拿一把剑跟你换,十年之后再换回来便是。然后这把剑,会在你到达桐叶洲后,帮你指明大致方向,去寻找那个东海老道人,至于你侥幸找到他之后,人家愿不愿意帮你,还得看你陈平安自己的造化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点头道:“好!”

    陈平安摘下剑匣,取出槐木剑降魔,宁姚问道:“能不能把木剑留给我?我也能跟你换一把剑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挠头道:“槐木剑是齐先生送给我的,不能转送给你,但是你留在身边没问题,还有,你不用给我剑,剑气长城这么缺剑,我暂时也用不着。”

    宁姚招招手,陈平安便将槐木剑轻轻抛给她,然后将剑匣递给老剑仙。

    那张原本放置在剑匣内的符箓,早已在进入倒悬山之前,就被陈平安放入飞剑十五之中,否则那头枯骨女鬼恐怕早就在剑气长城灰飞烟灭。

    当老人手指触及槐木剑匣的一瞬间,它就凭空消失。

    最后老剑仙一手负后,一手双指并拢在身前迅速一抹。

    老人和陈平安之间,露出一把带鞘长剑的真容。

    老剑仙眼神示意陈平安接住长剑。

    陈平安伸出双手,长剑坠落,陈平安本以为可以轻松接住这把剑,结果一个踉跄,差点摔了个狗吃屎。

    老剑仙神色淡然,“剑名长气,剑鞘与身不过七斤重,剑气却重达八十斤。负剑之人,可以日夜淬炼神魂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没了剑匣,暂时没办法背负这把“长气”,只好捧剑而立。

    老剑仙打量了一眼陈平安,点头道:“总算有点剑修的样子了。”

    宁姚猛然转头望向南方。

    老人笑了笑,“现在知道为何打搅你们两个了吧。”

    宁姚眼神凌厉,刹那之间御剑升空。

    老人转头对陈平安说道:“赶紧跟宁丫头告个别,我送你回倒悬山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抱剑而立,仰起头,望向宁姚,但是一时间却说不出一个字。

    宁姚也低头望去,她赶紧将养剑葫丢给陈平安。

    老人笑道:“儿女情长,倒是不输剑气。那就这样吧,一肚子情情爱爱的,留在下次见面再说。”

    老人屈指轻弹,刚刚接住养剑葫的陈平安向后倒去。

    下一刻,等到陈平安站定,就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城头,而是倒悬山孤峰山脚的广场上。

    这边唯有大日高悬,不是那座天下三月悬空的异象。

    坐在拴马桩上的抱剑汉子,看着持剑拎葫芦的呆滞少年。

    离别而已。

    却让陈平安都忘了自己有酒可以浇愁。

    剑气长城的南方城头上,一位羊角辫小姑娘坐在边缘,晃动双脚,自言自语道:“我想变成一棵树,开心时,在秋天开花。伤心时,在春天落叶。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(昨天的章节末尾,那句小诗,出自白鹤林的《孤独》,今天的末尾,则好像是一位小孩子写的,我只是稍作改编。两首小诗,我都很喜欢,一见钟情的那种。)

    txthtml

    第二百八十一章

    天真

    小道童起身走出蒲团,将那卷道家典籍卷起来,轻轻怕打手心,看着失魂落魄的少年,这位能征善战却在浩然天下名声不显的天君,便有些高兴起来。

    多半是跟那个惹人厌的姑娘分手了吧?

    小道童难得安慰人,尽量挤出一张自认慈祥、真诚的脸庞,笑眯眯道:“那样的臭丫头,脾气太差,性子太冷,也就模样好一点,家世好一点,资质好一点,前程好一点……你喜欢她作甚?所以说嘛,分开就分开了,你瞧瞧这倒悬山,随便走街上,一抓打一把的温柔姑娘,瞧那腰肢细的,跟一条条腌白菜似的,最不稀罕了,你看上了哪个?我帮你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无奈一笑,没有附和,这种法力通天的人物,就不要招惹了。

    跟嬉皮笑脸的小道童,陈平安只是不缺礼节地告辞离去,至于那个抱剑汉子,只要是大白天,依旧是万年不变的打瞌睡,陈平安便没有打搅人家的白日美梦。

    宁姚之前提起过这位,十三之战,此人出战第九场,输了,而且是输给一位不过百岁的十二境大妖,输得极为可惜,那头手握仙兵的年轻大妖则算横空出世,一战成名,传遍剑气长城以南的那座天下,抱剑汉子则来此受罚,在倒悬山画地为牢。

    抱剑汉子属于散修剑仙,五百岁高龄,在剑气长城却没有开枝散叶,传闻最早在中五境之初,有过一位修为平平的道侣,她战死沙场后,这位剑仙在之后的漫长生涯,就再没有迎娶过任何一位女子。跟谁关系都不错,但跟谁都算不得关系最好。

    修道之人,尤其是上五境练气士,子嗣一事,既大又玄,尤其是女子想要登仙证道,需要早早斩赤龙,所以生育颇为不易,而且兵家之外的练气士,不太愿意沾染太过俗世因果,除非把握极大,能够诞下资质极好的修道胚子,否则生育一事,就会一直搁置下来,只等机缘。

    不然在山上的仙家门第,如何安置那些平庸如凡俗夫子的子孙后代?

    养鸡犬不成?

    若是这些资质差、眼界却高的可怜虫,愿意安分守己,一心等死也就罢了,可事实上,历史上因此惹出的灭门祸事,不胜枚举。

    而且哪怕修道之人愿意为这些子孙给予耐心和亲情,可一场场类似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离别,到底是伤心事。

    富贵绵延,香火传承,是自家事。需知证大道,修长生,只是自己事。

    宝瓶洲大骊王朝上空的骊珠洞天,虽然是三十六小洞天里,占地最小的一座,方圆千里之地而已,可之所以引人瞩目,就在于这座小洞天的人物,资质之好,匪夷所思,寻常市井男女的成亲生子,就有望诞下洞天之外,两位地仙眷侣苦心孤诣的结果。

    例如骊珠洞天走出去修道天才,就有俱芦洲谢实、婆娑洲曹曦,以及帮助宋氏延续国祚的大骊双璧等等。

    陈平安回到鹳雀客栈,得知桂花岛已经返航回去老龙城,陈平安跟年轻掌柜问过了去往桐叶洲中部的渡船有哪些,大致是在倒悬山哪个方向的渡口登船。

    年轻掌柜世代扎根倒悬山,对此如数家珍,桐叶洲的海域风急浪高,天然不适合渡船航行,尤其是桐叶洲南方地带,极为闭塞,跨洲渡船的渡口,几乎都在北方,北方桐叶宗能够压过玉圭宗一头,与此有关。

    最后年轻掌柜帮陈平安推荐了一艘海底远游的吞宝鲸渡船,由倒悬山上香渡登船,直达桐叶宗中部的扶乩宗。

    吞宝鲸在一旬后起航,陈平安就在鹳雀客栈订了一间屋子。

    年轻掌柜坐在柜台后打着算盘,瞥了眼少年背影,有些疑惑,背剑还是背剑,怎么木匣没了,还变成了一把陌生的长剑?

    他摇摇头,不再多想,反正在倒悬山,奇怪事才不奇怪。

    这不前不久就有个中土神洲的少年,武道破境的契机,竟是一步从剑气长城跨入倒悬山的瞬间,引来从未有过的天地异象,使得镜面大门出现剧烈震荡,以至于坐镇孤峰大天君都不得不露面,听人说还亲手出手了,才压下大门的骇人动静。

    还有一拨海上甘霖宗的女子仙师,带了无数具蛟龙之属的尸体,在倒悬山大很是赚了一笔。

    蛟龙真君是出钱最多的一位,购买了大量的金银两色蛟龙之须,以至于跟人赊账无数,但是没有人会觉得这位倒悬山真君是傻子,因为如此一来,那把本就属于半仙兵中佼佼者的拂尘,多半已经趋近于仙兵之资。

    而甘霖宗女子练气士当中的一位年轻男子,顿时被视为炙手可热的人物,原来这位刚刚被招婿入赘甘霖宗的幸运儿,不但被大名鼎鼎的甘霖宗滂沱仙子相中为道侣,而且被甘霖宗祖师勘验出极佳的修道资质,随后又得一位享誉南海的雨霖仙子垂青,结为夫妻,两位有望跻身地仙的金丹境仙子,共侍一夫,如此良缘,羡煞旁人。

    修行路上,命好与不好,实在是云泥之别。

    陈平安这趟去往剑气长城,到了城头就没挪过窝,在那边的时候,总觉得很多话可以慢慢说,

    等到被丢回倒悬山,才发现已经来不及。

    但是愁归愁,谈不上多伤心。担心倒是有很多。

    陈平安领着钥匙来到住处,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可放,一把剑,背着,一只养剑葫,挂着,就没什么外物了,之前在年轻掌柜的建议下,陈平安很快就离开房间,去往客栈附近的商铺购买必需品。

    一部讲述浩然天下风土概况的《山海志》,当然是那种仙家书籍,否则买了等于白买,一页之上,能够记载十数幅图画和三四千字,画面与文字如水似云,缓缓流转。

    一本介绍桐叶洲雅言音律的书籍,一本中土神洲的大雅言,陈平安可不希望到了桐叶洲,从头到尾都没办法跟人交流,虽说桐叶洲必然与宝瓶洲大致情况相似,王朝藩国之间,多有官话和方言,可学会一洲山上仙门与王朝庙堂通用的雅言,肯定不可或缺。

    倒悬山的物件,尤其是法宝灵器,几乎不存在走运捡漏的可能性,这里的练气士修为高,眼力毒,而且往往价格昂贵,要高出陆地大洲不少,但是有一点很好,就是不作伪,几乎没有什么假货,有本事在这里开店的商家,几乎都是千百年的老字号,不存在什么一锤子买卖,因此格外珍惜招牌名声。

    一颗谷雨钱,只要不去跟骊珠洞天专用的金精铜钱比较,可谓极其值钱。

    哪怕是在神仙扎堆的倒悬山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既然兜里有钱,暂时又没有什么钱生钱的法子,总不能放着发霉,陈平安就想着为林守一和谢谢两人,分别购置一件实用的灵器,贵一点不怕。小宝瓶李槐和于禄,不需要,前两者都不算修行中人,年纪还小,于禄跟自己一样是纯粹武夫。

    至于卖东西,肯定不会。

    陈平安当下又不缺钱。

    陈平安在鹳雀客栈买了书籍之后,就去往灵芝斋,第一次跟金粟来此游览,走马观花,看得不够仔细,多是当神仙宝贝在那边欣赏,这次陈平安带了目的,就更加明确针对,价值连城、并且对练气士境界有门槛的法宝,看也不用去看一眼,陈平安希望找一样适合修行雷法的道书或是灵器,要不然就是当初张山峰机缘获得的甘露碗,能够日积月累,帮助修行之人收集天地灵气。

    哪怕缩小了范围,陈平安还是看花了眼。

    在灵芝斋仔仔细细来来回回,足足转了半天,心里大致有了想法,挑选了十数样,才返回鹳雀客栈,晚上再思量权衡一番,明天应该就可以入手了。有一部旁注为孤本的雷法道书,

    有两种洗髓伐骨的上品丹药,一种出自扶摇洲玄素宗,一种出自婆娑洲香炉山,都是道家丹鼎一脉的名门大派,灵器则有七八样。

    期间陈平安无意间瞥见三颗兵家甲丸,并排放在一只木匣内,按照旁边的文字解释,就是古榆国国师穿戴披挂的那种神人承露甲,但是品相要高出极多,而且三颗甲丸能够同时穿戴一身,披甲之人却不会有丝毫累赘感觉,防御之高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就是价格太吓人。

    三万枚雪花钱!

    一枚雪花钱,大致等价于千两纹银。

    一颗小暑钱,相当于一百枚雪花钱。

    一颗谷雨钱,等于十颗小暑钱。

    这就是山上神仙交易钱币的“千百十”规矩。

    陈平安记得当初在打醮山鲲船上,好像镇船之宝,也不到这个价格。

    而且这还是因为其中两枚甲丸,都存在着略有破损的情况,修复得并不完善,称不上“无瑕”。

    但这还远远不是灵芝斋最贵的法宝,许多仙家法宝,干脆不用雪花钱或是小暑钱标价,而是用上了谷雨钱。

    有个琉璃柜中,漂浮着一根带着火焰的金黄色羽毛,没有任何旁注,标价一百谷雨钱。

    而某些一看就宝光四溢或是瞧着极其不起眼的货物,连标价都省了,只写了“面议”二字。

    把陈平安给看得直牙疼。

    这天晚上,陈平安决定了最终要买的两件东西,那部灵芝斋胆敢自称“世间孤本,可惜残缺数十页,否则无价”的雷法道书,送给林守一,还有一副无法恢复成甲丸状态的神人承露甲,其实两物的价格都大大超出了陈平安的预期,几乎相当于法宝的价格。

    陈平安想好了之后,就不再犹豫。

    脸色微白的陈平安开始走桩练拳。

    不是心疼钱才脸色这么差,而是背负着那把老剑仙暂借十年的“长气”,陈平安遭受到丝丝缕缕的剑气不断渗透神魂,一时半会儿,呼吸吐纳绝无太多影响,可是当背着这把剑时间久了,就要大吃苦头,有点类似崔姓老人的神人擂鼓式,重在累加。

    不过陈平安发现十八停运气法门,比起杨老头传授的吐纳之法,可以更大程度上,帮他与这些“冻人心脾,洗涮魂魄”的剑气抗衡,不过还是会很辛苦难熬。

    但是这种很熟悉的痛感,反而让陈平安感到心安。

    第二天,陈平安去灵芝斋购买了这两件东西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没有任何意外。

    唯一的意外,是钱货两清后,灵芝斋额外送了一枚羊脂美玉的小雕件,雕刻的是白牛衔灵芝。

    灵芝斋那边说今天是一位掌教祖师爷的诞辰,灵芝斋每逢佳辰,都会给一些花钱足够多的贵客,赠送一件小礼物,只是后天灵器之中最便宜的,属于富贵门庭的案头清供,随手把玩而已。

    陈平安也发现今天客人明显比昨天更多,某些在长辈护送下离开灵芝斋的孩子,手中确实有类似白玉灵芝如意的把件,心中便释然。

    陈平安回到鹳雀客栈后,夜幕沉沉,陈平安在走桩的休息间隙,传来一阵轻轻敲门声,转头望去,轻声问道:“谁?”

    门外有男人以剑气长城的方言笑道:“拴马桩上看门的那个,宁丫头要我帮你捎口信,顺便给你带一样东西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犹豫了一下,走去开门,然后悄无声息地后退数步。

    好在的确是那位抱剑汉子,容貌可以掩饰,但是那份剑气的独有意味,做不得假。

    男人这次前来,没有捧剑,看到陈平安的疑惑眼神,笑道:“既然职责是看门,总得留点东西在那边,所以人来了,剑放在了拴马桩上边。”

    男人是直爽性子,丢了一只比拳头略大的小包裹给陈平安,“宁丫头送你的,除此之外,要你在倒悬山稍等一段时间,你不是有两根金色蛟须吗?我可以找人帮你制成一把不错的缚妖索。你要是不愿意等,我就省去一桩人情了。”

    男人自顾自坐在桌旁,给自己倒了一杯茶,“再就是宁丫头还找人问过了,那件金色法袍,是金色长袍,是一件品秩极高的法袍,寻常的陆地神仙也难求,名为‘金醴’,是一位龙虎山天师府贵人的珍稀遗物,与家族决裂之后,与世隔绝,仙逝于孤悬海外的南方岛屿,被散修侥幸获得,最后被蛟龙沟的那头老蛟强取豪夺。你穿在身上,一样会合身的,毕竟是实打实的法袍,大小宽窄,能够因人而异。拿出来吧,我帮你施展一点小术法,金灿灿的,太扎眼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这次没有任何犹豫,直接从方寸物拿出了金色长袍。

    这位剑气长城的参战剑仙,打了个响指,然后粗略解释了一下。

    男人所施展的障眼法,与魏檗拿给陈平安的这只养剑葫差不多,依旧是地仙以下的练气士,看不出端倪,当然如果生死之战,法袍自然而然庇护陈平安,谁也不是傻子,当然会发现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男人离开的时候,拿走了那两根金色蛟龙长须。

    陈平安关上门后,轻轻打开那个棉布小包裹。

    里头是一块长条形的斩龙台,与手掌相当,

    关键是上边正反两面都刻了字:天真,宁姚。

    这自然是唯有大剑仙,才能造就的大手笔,多半是宁姚爹娘精心打造而成,作为礼物送给小时候的女儿。

    然后宁姚长大之后,有一天,她遇上了喜欢的少年,便送给了心爱的少年。

    txthtml

    第二百八十二章

    思无邪

    (让大家久等了~)

    陈平安就在鹳雀客栈安静等待,离开了剑气长城那处无法之地,打拳就又变得轻松起来,不知不觉就打完了最后八千拳。

    这一天,陈平安停下最后一次拳桩,默默坐在桌旁,掏出一枚翠绿可爱的小竹简,跟其它竹简不一样,没有刻上隽永优美的词章,而是陈平安用来计算的小道具,何时十万拳,二十万,五十万,都在上边刻着大略的进程。

    陈平安伸出手指,细细摩挲着上边一道道刻痕,偶尔会有些记录一千拳甚至是数百拳的计数刻痕,那些时候,往往是陈平安心情最为烦躁的时期,比如那座破败古寺与齐先生分别之后,比如桂花岛那场浩劫之后的初期,等等,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时刻,总之,心不静时的练拳,哪怕出拳走桩再多,陈平安都不会计入一百万拳之列。

    就这样,一百万拳了。

    平平淡淡,四境还是四境,陈平安还是陈平安。

    陈平安收起那片竹简,这位老伙计就算解甲归田了,拣选出一片崭新的青神山竹简,打算下一个百万拳,就刻在它上边。

    窗外的阳光溜进了屋子,像一群不爱说笑的稚童,累了后,然后它们便懒洋洋趴在桌上,地上,少年的肩头。

    陈平安安安静静坐在原地,什么都不去想,或者想了些什么却不用记起,也挺好的。

    一阵熟悉的敲门声响起,陈平安立即回过神,这次没有问是谁,那名看门人剑仙的一切,陈平安记得很清楚,说话强调,面容神色,剑意气概,翻来倒去,陈平安记忆深刻,哪怕是敲门声这种无关紧要的细节,陈平安都没有放过,出门在外,小心驶得万年船,这份谨慎的重要性,一点都不比拳法逊色。

    陈平安这次没有询问是谁,直接起身过去开门,果然是那位喜欢打瞌睡的剑仙,他进了屋子,将一根细软的金色绳索放在桌上,笑道:“以老蛟长须制成的缚妖索,名副其实的法宝了,我找了倒悬山一位道家符箓派的世外高人,他截留了两段拇指长短的蛟须,象征性作为报酬,事实上他制造此索所耗费的天材地宝,肯定比这点损失要多出许多,光是从一份青词奏章上小心剥落的三朵云纹,就不比两截蛟须差。之所以说这些,不是跟你邀功,有一说一罢了,归根结底,还是宁丫头的面子,这些是万万比不得的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一直没有落座,拱手抱拳道:“多谢剑仙前辈。”

    依然将佩剑搁在拴马桩上边的男子摆摆手,指了指金色的缚妖索,“粗略炼化之后,心意所至,中五境妖族,都难逃束缚,只不过面对金丹元婴两境,支撑不了多久,但是金丹之下,就未必挣脱得开。缚妖索之所以流传天下,尤其是品相高的缚妖索,最被云游四方的练气士钟爱,就在于与龙王篓差不多,一招克敌,属于称得上‘一招鲜,吃遍天下’的上等法宝。”

    男子突然发现陈平安脸色古怪,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陈平安汗颜道:“我不知如何炼化法宝。”

    男子气笑道:“陈平安,你是在说笑话,还是觉得我好糊弄?你那只养剑葫里的两把飞剑,若非炼化圆满……”

    男子不愧是剑气长城屈指可数的剑仙,脸色凝重起来,多看了一眼陈平安腰间的养剑葫,点点头,不再计较此事,更没有刨根问底,直截了当道:“那我传你一道炼化法宝的通俗口诀,放心,不用承我的情,这门口诀在剑气长城那边是烂大街的货色,你就当是买一送一,而且以此诀炼化器物,好处是上手容易,坏处就是以此口诀炼化为虚的缚妖索,一旦被地仙强行掳走,很容易削去你布置的禁制,摇身一变,就成了别人的囊中物。”

    男子笑道:“所以,以后遇上浩然天下的高强妖族,如非必要,能跑就跑,干脆就不要拿出此物,别想着靠它退敌,免得当了送宝童子。好了,我不能多待,我以心声传授你口诀和一些注意事项,如果一遍记不住,我可以多说两遍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点点头,心湖之上,涟漪微漾,剑仙的醇厚嗓音在心头缓缓响起,陈平安默默记下。

    剑仙问道:“记住了几成?”

    陈平安老老实实道:“都记下了,但是恳请剑仙前辈再复述一遍。”

    剑仙笑道:“你小子倒是个不客气的。”

    剑仙对此倒是没有觉得丝毫麻烦,反而对陈平安的这种直爽,有些欣赏,便再说了一遍口诀,比起第一次,还多讲了点他自己的心得,自然是极其高屋建瓴的见解,陈平安当下肯定体悟不出,只能死记硬背。

    男子不是拖泥带水的人,说完了口诀,便起身离去,只是走出屋子之前,对陈平安说道:“宁丫头这一代人,资质实在太好,好到了让所有老头子做梦都能笑开花的地步。而且不是三五个十几个,是多达三十余人,所以那座天下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,而且赢了我的那个年轻大妖,名头很大,未必就是百年之内最强的天才,剑气长城迎来了千年难遇的大年份,这几百年来妖族一场场攻势过后,我发现有一点很奇怪,那就是哪怕是逊色宁丫头一筹半筹的修道天才,好像一个个都躲了起来,这很不合理,所以我有些担忧,总觉得蛮荒天下在谋划着什么大事,十三之战,不过是序幕罢了。”

    见陈平安听得认真,男子自嘲道:“跟你说这些,似乎没什么用。你听过就算了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执意要把这位前辈剑仙送到鹳雀客栈的门口,到了客栈外边的巷子,剑仙无奈道:“刚说过你不客气,现在就客气上了,那我也就不客气了。”

    剑仙化作一道虹光拔地而起,去往孤峰山脚,磅礴无匹的剑气瞬间远去。

    陈平安有些头疼,果不其然,客栈那边,几位客人面面相觑,年轻掌柜站在柜台后边,噼里啪啦打着算盘,看似漫不经心,其实嘴角带着笑意。

    自家客栈的客人来历非凡,肯定不是坏事嘛,蓬荜生辉,能长脸的。

    陈平安走回客栈的时候,那几位在倒悬山便不再出众的山上神仙,否则也不会下榻一座小小的鹳雀客栈,哪怕客栈大堂足够宽敞,那些人仍是下意识地主动让出道路。陈平安只好假装什么都没有看到,回到了屋子,开始凭借那位剑仙传授的口诀炼化缚妖索,如同画符,依旧是无法长久驾驭这件上品法宝,一切只在纯粹武夫那口真气的“一鼓作气”。

    气长则力大。

    但是不同于一张符箓的制成,对长生桥崩碎的陈平安而言,缚妖索的使用,要更加棘手,好在跻身第四境后,换气更加隐蔽迅速,新旧交替,远远快过之前的三境,所以缚妖索的使用,可以针对中五境中的洞府、观海和龙门三境妖族,作为压箱底的杀手锏,出其不意,禁锢住对手后,然后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敌人攻伐最大的拳法。

    当然,缚妖索对所有练气士都有用,只不过对付妖族,效果更佳而已。

    这条缚妖索,如果能够再配合几张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的符箓,再加上拳法杀敌,陈平安觉得底气足了不少。

    陈平安花了足足三个时辰,才一点点炼化缚妖索,大功告成之际,早已大汗淋漓,好在屋内有那张屡试不爽的祛秽涤尘符,少去许多麻烦。

    之后陈平安摘下养剑葫,把它放在桌上,就对着它发呆。

    关于那场十三之战,宁姚说得并无避讳。

    只是宁姚愿意说得仔细,而且云淡风轻。

    陈平安便听着她说,一点都不敢多问,还要装着只是听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而已。

    甚至宁姚会当面跟他说,“爹娘走了,我很伤心,但是亲手杀敌,报仇而已,我不会多想,你也不用多想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些话的时候,宁姚仰头喝着酒,一手轻轻捂住心口。

    在陈平安心中,宁姚的锋芒,在那一刻,远远比头一次见她御剑更直白。

    唯一能够媲美的,是在家乡小镇,宁姚双指并拢,抵住眉心,如开天眼,扬言要展开骊珠洞天这座天地,一丝金黄色渗出,差一点要祭出她的本命飞剑。

    所以陈平安决定要练剑。

    要成为大剑仙。

    终有一天,他要在剑气长城的南方城头上,刻字。

    陈平安深呼吸一口气,收起养剑葫,别在腰间,最近陈平安其实都不喝酒了。

    既然决定了练剑,而且已经有了一部《剑术正经》,身后还背着一把老剑仙暂借给他的“长气”,陈平安便开始认真思量此事,甚至比起当初决定要练一百万拳《撼山拳》走桩,还要来得郑重其事。

    陈平安站起身,闭上眼睛,绕着桌子缓缓踱步。

    剑修用剑,江湖剑客也用剑,但是两者高低,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当初牵走毛驴的风雪庙魏晋,玉璞境剑仙,但是一剑风采,哪怕是到现在,陈平安都记忆犹新。

    而问鼎一国江湖的梳水国剑圣宋老前辈也好,死在马苦玄手上的彩衣国剑神也罢,他们剑术再高,江湖名头再大,面对山上练气士,尤其是剑修,实在是很难抗衡。

    之前陈平安之所以想要去往俱芦洲历练,就是因为听说俱芦洲的江湖剑客,剑术造诣,比起宝瓶洲要更高,高出极多,在那边,剑客如云,哪怕他们是山下的纯粹武夫,一样能够跟练气士掰掰手腕。

    要想成为剑仙,需要成为剑修,先要有一座长生桥,旧的,修复不成,而且修复了也成就有限,那就搭建一座新的,如何下手?去桐叶洲找那座东海观道观,找一个如今甚至还不知姓名的老道人,老道人既然能够被老剑仙念叨,想来肯定是一位相当了不得的老神仙,见与不见自己,还两说。

    陈平安绕了一圈又一圈的桌子,有次不知不觉便摘下了养剑葫,差点就要喝酒,好在酒香扑鼻,醉人心脾,无形中提醒了陈平安,赶紧别回腰间。

    老剑仙的那把“长气”,到了桐叶洲后,可以指出一个大概方向,所以陈平安才选择在桐叶洲中部地带登陆,先确定南北,然后一路追寻。

    在陈平安思量桐叶洲之行的细节之时,鹳雀客栈来了一对夫妇,说是要找陈平安,与少年是旧识。

    倒悬山上,伤人即死,这条规矩很管用,虽然也有诸多高深秘法,可以侥幸瞒天过海,可一经查获,哪怕是数十年前百年前的旧案,倒悬山师刀道人、甚至是蛟龙真君,仍是会亲自出马,所以倒悬山始终是难得的太平岁月清净地。

    年轻掌柜领着夫妇二人来到陈平安房屋的廊道,指了指方向,没有继续跟随。

    妇人与他道谢,年轻掌柜笑着说应该的,然后就放心离开,只是在拐角处,年轻人莫名地忍不住回望一眼,夫妇二人,相貌平平,气质温和,可年轻掌柜总觉得哪里错了,摇摇头,不再多想,鹳雀客栈想要重拾祖辈荣光,任重道远,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琐事需要他事必躬亲。

    在陈平安门外,男人埋怨道:“直接在这小子的屋子出现,不就行了,何必这么麻烦。”

    妇人瞪眼道:“哪能半点礼数不讲,闺女已经是那样的性子了,再有一个你,如果我还是,真当陈平安是泥菩萨啊,谁能欺负一下?怎么?就因为闺女运气好,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,就觉得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了?”

    男人气呼呼道:“就你看他最顺眼了!他找了咱们宝贝闺女,运气不更好?要是有祠堂,赶紧烧一百支高香都不为过。”

    妇人也是个执拗性子,一听男人说这话,便停下敲门的动作,决定好好跟自己男人掰扯掰扯,省得进了屋子后乱说话,更难收拾。

    浩然天下终究不是习惯生死的剑气长城,倒悬山以外,言语伤人,尤其是无心之言,很重的。

    自己男人糙,不爱讲究这些,可她一个妇道人家,哪里能毫不在乎。

    男人赶紧认错,“行行行,都听你的。”

    妇人狠狠瞪了眼自己男人,后者无奈道:“真知道错啦。”

    妇人这才轻轻敲门,柔声问道:“陈平安?”

    屋内陈平安立即踱步,紧张得无以复加,额头渗出汗水,立即喊道:“等一下啊,我马上就出来。”

    片刻之后,少年打开门。

    换了一身衣衫,穿了那件金色法袍,地仙之下,都会看作是一件雪白长袍。

    终于脱下了万年不变的草鞋,换上了一双崭新靴子,也是白色。

    先前背着的“长气”,已经搁在桌上,腰间没了养剑葫更是酒壶的“姜壶”,桌上没有,竟是被少年给藏了起来。

    妇人和男人相视一笑。

    看来是猜出他们的真实身份了。

    夫妇二人跨过门槛,陈平安轻轻关上房门,然后问道:“要喝茶吗?”

    妇人落座后,笑着摇头,然后指了指一张凳子,说道:“陈平安,你也坐,之前在敬剑阁那边我们夫妇二人遮掩面貌,是不得已而为之,毕竟倒悬山不是剑气长城,有自己的规矩,希望你能理解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在桌对面那边正襟危坐,双拳紧握放在膝盖上,使劲点头。

    男人斜眼瞥着拘谨万分的少年,越看越来气,这么不大气,不潇洒,怎么看都配不上自己闺女。

    结果男人给妇人狠狠踩了一脚,他只好眼观鼻鼻观心,一切交由妇人。

    在妇人撤去障眼法后,男子也照做,两人露出真容。

    女子绝色,男子英俊。

    大概这才是真正的神仙眷侣。

    才会有宁姚那么动人的女儿。

    妇人看似多此一举地介绍自己,“你应该已经知道了,我是宁姚的娘亲,他呢,是宁姚她爹,我们两人其实早就已经战死剑气长城以南,但是残余魂魄被老大剑仙挽留,虽然与剑气长城风俗相悖,可是人都死了,还在乎这些做什么,一辈子打打杀杀,死了之后为自己‘活’上一次,应该不算过分,毕竟当时宁姚还小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妇人便说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男人只好顺着她的言语,接着说下去,“宁姚第一次离家出走,回来之后,我们就知道出了问题……”

    妇人轻轻咳嗽一声。

    男人只好改变措辞,“就知道了你,当时其实我们闺女还没想明白,后来知道你要帮忙送剑到倒悬山,她有事没事的时候,就会等你。”

    独自一人,坐在那座斩龙台上。

    看得男人心里直难受。

    男人犹豫了一下,脸色谈不上半点和煦,“你真的能不辜负宁姚吗?你应该知道,宁姚跟寻常女子,很不一样,方方面面都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虽然紧张得汗水直流,可仍是正色道:“我想过,最坏的结果,是宁姚以后会后悔,会喜欢别的人,如果那个人对她比我对她更好,我就不再见宁姚了。如果宁姚一直喜欢我的话,我会努力,下次见面,不会再像这次这样,只能成为她的负担,不管她是在北边的城池里,是在剑气长城的城头上,还是在更南方的战场上,我都会在她身边,尽我最大的努力,保护她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汗水模糊了视线,赶紧擦拭了一下,继续说道:“如果跟打仗没关系的时候,只是两个人相处,那么喜欢一个人,可能会觉得她所有都好,但是以后在一起了,就要学会喜欢她的不好。这个道理,我是知道的。我很小的时候,爹娘也会吵架,但是从来不会当着我的面吵,吵完架之后,我爹也会在院子里闷着,但是第二天,两人就好了。我虽然一直觉得我的爹娘,是天底下最好的人,但是天底下哪有真的什么都好的人,肯定不是这样的,但是我会努力知道什么是对错,什么好的不好的,然后把最好的,留给宁姚。”

    男人一脸呆滞。

    话都给你小子说完了,我说啥?

    还有,你陈平安才多大一人,怎么这些道理都懂?

    妇人抬起手,用手背擦了擦眼眶,然后柔声笑道:“陈平安,小时候过得很苦吧?”

    陈平安犹豫了一下,还是点头,不说话。

    可是忍着忍着,憋了半天,陈平安再次皱着脸,两边嘴角往下压,颤声道:“娘亲走的时候,苦死了,我那会儿年纪太小,我能做的事情太少了,娘亲还是走了。”

    上山采药,典当家里的东西,烧饭做菜,挑水,煎药,去神仙坟偷偷祈福,在背篓里放好一捧野果,大半夜为娘亲捂好背角,问她今天好些了没有……

    没有用,都没有用。

    只是陈平安就只说了这么一句话,就不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那是一句否定自己的盖棺定论。

    年纪太小,做得太少。

    妇人低下头,再次抬起袖子。

    男人叹息一声。

    苦难一事,世间何其多,有何奇怪?

    任何一个身世坎坷的孩子,谁缺这个?

    可奇怪之处,在于吃苦二字,怎么一个吃法。

    人间苦难,不消说也,说不得也。

    妇人轻轻吐出一口气,抬起头,挤出一个笑脸,“陈平安,以后宁姚就交给你照顾了,她有不对的地方,你是男人,一定要多担待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颤声道:“你们是要走了吗?你们走了,宁姚一个人怎么办?”

    妇人站起身,微笑道:“宁姚是知道的,都知道的,所以你不用担心这件事,我不是宁姚的娘亲,才说她的好,而是你陈平安喜欢的姑娘,真的很好呀。”

    陈平安只能点头。

    妇人转头望向一同起身的男人,“有话要说吗?”

    男人点点头。
← 键盘左<<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+ 标记书签下一页 >> 键盘右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