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
到了猿蹂府,刘幽州看到一个斯文男人和一位高大女子,满身书卷气的中年男人站着欣赏一幅挂画,女子坐在那边喝茶。男子似乎是一位书画行家,赞叹道:“不曾想这幅《老莲佝偻图》才是真迹,不愧是力量气局,卓尔磊落,仅就画莲而言,五百年间无此笔墨者。”
在来的路上,管事小心起见,都没有跟刘幽州说到底是谁,直到跨过猿蹂府大门门槛,才小声告诉刘幽州,是中土神洲的大端王朝皇帝与国师联袂莅临府邸。
刘幽州作揖行礼,“刘幽州见过陛下和国师。”
那男子转过头,对少年笑道:“这次寡人是借着国师需要借助小雷泽淬剑的机会,才能够忙里偷闲,来这倒悬山透口气,本来不愿叨扰猿蹂府,只是听说刘公子刚好也在倒悬山,便想着如何都要来此讨要一杯茶水了。”
刘幽州再次作揖,“陛下太客气了。”
大端,浩然天下最新的九大王朝之一。
吞并了某个旧王朝的大半版图,新的大端如今百废待兴,照理说不该皇帝和国师都离开庙堂。
只是这些机密内幕,暂时不是刘幽州能够去揣测的,至于为何大端皇帝如此卖猿蹂府面子,刘幽州倒是一清二楚,大端能够打烂一个前九大王朝之一的太玄王朝,一场牵扯到无数势力的灭国之战,持续了将近十年,大端硬生生拖垮了太玄谢氏,皑皑洲的刘氏,或者说他爹的钱袋子,出力极大。
刘幽州直腰起身后,又对那位大端女子国师作揖道:“小子仰慕国师已久。”
其实刘家是大端王朝的幕后恩人之一,作为未来家主的刘幽州,不用如此放低身价。
女子破天荒露出一丝笑意,放下茶杯,“跟你爹性情相差也太大了,挺好的。”
大端皇帝有些汗颜。
这话算是好话吗?
高大女子笑问道:“可曾去过剑气长城?”
刘幽州甚至连落座都没有,一直毕恭毕敬站着,摇头道:“还不曾,家父不许我去,怕出意外。”
女子想了想,“我唯一的弟子,如今正在剑气长城那边砥砺武道,刘公子若是愿意,可以与我同行,不会有意外。”
老妪与猿蹂府老管事视线交汇,都觉得有些棘手。
倒不是觉得大端国师在吹牛,而是涉及到家主意愿,下人们不敢擅自做主。
好在刘幽州已经摇头婉拒,“不好违背家父,还望国师见谅。”
高大女子不以为意,点头道:“我那弟子很快就需要离开剑气长城和倒悬山,让他去皑皑洲历练也好,刘公子不介意的话,可以捎上他。”
刘幽州神色轻松一些,语气也轻快许多,笑道:“乐意至极!”
毕竟他一个少年,是在面对一位中土神洲第五人。
像他爹,在皑皑洲早已无敌手,却说自己在中土神洲最多是十人之中垫底。
见那女子站起身,大端皇帝便开口笑道:“离开倒悬山的具体时辰,回头寡人会让人第一时间通知猿蹂府。不用送,我们自己离开就行了。”
一男一女走出猿蹂府。
或者准确说来,是一女一男。
因为不管怎么看,都像高大女子才是大端皇帝,男子只像个跟班扈从。
刘幽州这才落座,扯了扯竹衣清凉的领口,大汗淋漓,瞥了眼墙壁上那幅猿蹂府的镇宅之宝,《老莲佝偻图》,对老管事吩咐道:“拿下来装好,给大端皇帝送去。”
老管事一脸为难。
刘幽州灿烂一笑,“听我的。”
老管事默默点头,听令行事。
少年在老管事拿着那幅古画离开正厅后,望着突兀的空白墙壁,笑问道:“柳婆婆,你觉得挂那幅少年泛舟图,好不好?”
老妪满脸惶恐,正要劝说少年千万别意气用事。
刘幽州已经自顾自笑道:“不挂在这里,回到了家里,我挂自己书房!走走走,为表诚意,我要自己作画一幅!柳婆婆,赶紧让下人笔墨伺候!”
老妪脸色玩味。
猿蹂府的四位侍女生得楚楚动人,其中两位还是洞府境的练气士,当她们满怀期待地看着传说中的少主,耗尽力气画完那幅画后,侍女们就愈发楚楚动人了,费了好的劲,才忍住没笑出声。
刘幽州颇为自得,虽然难看是难看了点,可诚意十足。
刘幽州的画,跟店铺里墙壁上某人的字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只可惜刘幽州当时没舍得花钱买一坛黄粱酒,否则见到了那些蚯蚓爬爬,说不定就要英雄相惜、相见恨晚了。
————
天地间有一堵城墙,刻有十八个大字。
道法,浩然,西天。
剑气长存,雷池重地。
齐,陈,董,猛。
在那场双方各自派遣十三位巅峰高手的赌战之后,妖族毁约,不但没有交出剑修遗留在长城以南的所有残剑,反而恼羞成怒,掀起了一波波攻势,只是攻势比起赌战之前的那种孤注一掷,以命换命,此次断断续续的三次攻城战,力度都要略逊一筹,据说是妖族内部有诸多大妖,不愿附和攻城,所以使得妖族气焰不高。
剑气长城最早是如何,如今还是如何,只不过是多了十八个字而已。
源于这堵长城,曾是三教圣人联手打造的一座关隘大阵,除非被一鼓作气彻底摧毁,否则很快就会恢复完整,若非如此,再高的城池,再坚固的山岳,早就被夷为平地。面对一位位巅峰大妖放开手脚的迅猛攻势,以及历代剑仙在城头上的凌厉出剑,激荡天地的无匹剑气四处倾泻,难免也会摧破墙体。
驻扎在百里之外的妖族大军,数量之多,如蚁攒簇,近期已经停下攻势一月有余。
剑气长城迎来了难得的安宁。
城头仅是那条走马道,就宽达十里路。
有一位不知岁数的老人就在城头上结茅而居,老人的子孙早已在剑气长城的北方城池之中,开枝散叶,成为最大几个家族之一,但是老人从未下过城头,年复一年,就在这里守着,老人脾气古怪,也从不许家族子孙来见他,倒是对一些别姓的孩子,偶尔有些笑脸。
剑仙,大剑仙。
一字之差,天壤之别。
而在剑气长城,大剑仙,老剑仙,一字之差,一样悬殊很大。
因为一名剑修,想要在剑气长城活得长久,不靠姓氏,只能靠战力。
这位老人作为剑气长城最年长的一辈人,经历过太多的风雨,也肯定有过太多的遗憾,最近一次的遗憾,可能在老人漫长人生当中,都算大的,老人遗憾自己碍于规矩,未能出战,才害得那么一对神仙眷侣的晚辈,死得那么不光彩。
他们两人,是老人从小看着长大的,一年一年长大,一境一境攀升,到各自成长为最后的大剑仙。
老人觉得看着这样的年轻人,才能让人生觉得有点盼头。
会让老人觉得世风没有日下,年轻人还是有很好的。
老人今夜独自盘腿坐在城头上,他本命飞剑之外的佩剑,已经断了一把又一把,最后便干脆不用了。
剑气长城的所有老人和孩子们,实在太熟悉这个不知道到底有多老的老人了,加上老人脾气又怪,其实早就不爱跟老人打交道。
前些年,倒是有个不知来历背景的外乡少年,死皮赖脸在老人茅屋后边,又搭建了一座小茅屋。
最近每次妖族攻城,少年就只是守着老人和自己的茅屋,否则都不会出手。
其实也没有人苛责外乡少年,毕竟一个四境的纯粹武夫,能够待在城头上吃喝拉撒就很不容易了。
眼眶凹陷、颧骨突出沧桑老人陷入沉思。
如果不是在这座城头上,而是在倒悬山那边的浩然天下,恐怕谁看到这位弱不禁风的瘦小老人,都不会相信,老人会被某个吊儿郎当却刻下一个猛字的家伙,昵称为“老大剑仙”。
一对夫妇模样的男女出现在老人身后,老人没有转头,沙哑道:“你们剩下的光阴不多了,还需要我做什么吗?只管说,不涉及两座天下的走向,只是你们的私事,规矩不规矩的,我可以不用管。再说了,我当初强行收敛你们的残余魂魄,本就已经坏了规矩,那两个老家伙不也一样睁只眼闭只眼。”
男子轻轻握住妇人的手,摇头道:“已经很好了。”
妇人瞪了眼男子,笑道:“有的。”
老人挤出一丝笑意,“丈母娘看女婿,越看越顺眼?嗯,好事,总好过找了个不成材的,说吧,是送给那小子一把仙兵,还是让我亲自教他剑术?”
妇人犹豫道:“可能要更难一些。”
消瘦老人转过头,“怎么说?”
男人无奈道:“那孩子的长生桥被人打断了。”
老人皱了皱眉头,“毁人长生桥,天底下就数咱们剑修最擅长,可要重建长生桥,可比登天还难,而且别人帮着搭建起来的长生桥,如果我没有记错,历史上就没一个能跻身上五境的厉害剑修,毕竟修道就已经是逆天而行,断桥之后修桥再修道,更是被大道记恨,极有可能会被盯着不放的,你们真考虑好了?不怕适得其反?”
说到这里,老人微微笑道:“毕竟别人登天不易,我不难。”
妇人有些犹豫不决,她在这件事上跟男人是有争执的,男人觉得顺其自然,武道也未必不行,她作为站在山巅看过大道风光的剑修,知道武道山头要矮他们练气士一头,既是事实,也有渊源和根据,她不是瞧不起那孩子的武道,而是行走武道这条断头路,走到最高处的可能性会更小,实在是太小了,而且何谓断头路?练气士又何谓长生桥?
到时候他们的女儿怎么办?
男人对她笑道:“不如就这样吧?让那个小子自己闯去,最后他能走到哪里,都随他了。”
妇人还是有些放不下,问道:“不然帮他跟陈爷爷求一把仙兵,就当是咱们闺女的嫁妆了?”
剑气长城这边,无论老幼,都习惯性喊老人陈爷爷,只有两人例外。
当然戴斗笠挎刀离开此地的某人,曾经也是例外。
男人气呼呼道:“且不说他这辈子用不用得起一把桀骜难驯的仙兵,只说他陈平安身为一个男人,哪里需要这种施舍而来的机缘……”
妇人打断男人的大道理,“还只是个少年呢。”
男人无言以对。
老人虽然对这对年轻夫妇很喜欢,可是也不爱听他们的鸡毛蒜皮。
只是听到少年的名字后,老人再次转头问道:“少年也姓陈?”
妇人笑道:“你说巧不巧,他在喝过黄粱酒后,在墙壁上随心所欲写下的文字,就是剑气长。”
老人笑望向这对夫妇。
男人赶紧摆手道:“绝无谋划,自然而然。”
妇人也是使劲点头,神色坦然。
唯恐这位受人敬仰的老剑仙,误以为是他们在算计他。
老人一怒。
后果……不堪设想!
老人随随便便伸出一手。
便从浩然天下的倒悬山,将一位少年抓到了这座天下的城头。
剑气与剑意铺天盖地,无处不在,如海水汹涌倒灌他的气府。
几乎窒息。
如一条原本在溪涧优哉游哉的小鱼,被摔在了岸上,而且所谓的岸上,还是那种日头曝晒、干裂的泥地,随便挣扎蹦跳一下,就会使得一身仅剩的水气,变得点滴不剩。
老人打量了眼悬停城头空中、满脸痛苦不堪的少年,又随手一挥,将那少年送回倒悬山原地,对一头雾水的夫妇二人笑道:“这样不也挺好。”
————
陈平安摇摇晃晃,好不容易才站稳身形。
如今藏在剑匣内的那张符箓,寄居着那位在彩衣国被陈平安降服的枯骨女鬼,这一趟“远游”,陈平安很遭罪,其实她更惨,差点彻底烟消云散,所幸时间短暂,而且剑匣这座天然“槐宅”之内,阴气浓郁,抵挡住了绝大部分剑气。
当时悬在空中的陈平安,看到了一位枯瘦老人,那对夫妇,以及惊鸿一瞥的长城城头。
孤峰山脚广场那边,一位腰悬双剑的少女,走出镜面后,她想了想,略微放缓脚步,不过还是面无表情,勉强算是对那个呆若木鸡的小道童,主动打了招呼:“这次比上次,跟你熟悉了一点点。其实还是不熟。”
小道童呐呐道:“如此无法无天,你们剑气长城不管管?”
抱剑汉子仰头望向只有一轮明月的夜空,自言自语道:“为了你们,我们死了那么多人,浩然天下不管管?”
txthtml
第二百七十五章
有些重逢就是最好的
(必须要表扬一下大家,剑来这本书的订阅很奇怪,高定21500,均订20000,但是24小时订阅是20500。感谢你们对剑来的喜爱。)
陈平安已经晕头转向,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倒悬山什么方位,四处并无大树高枝,可以让他居高眺望,街上只有宅门和高墙,陈平安哪里敢随便去人家墙头站着,可大清早的,行人稀疏,知晓东宝瓶洲雅言的更是一个也无,若是平时,想到自己一夜未归,鹳雀客栈的金粟一定会着急,说不定还会惊动正在捉放渡卸货的桂花岛,陈平安难免会有些焦虑,可是今天散步在冷清的街道上,陈平安其实觉得就这么慢慢走着,随缘,能看到什么景色就是什么。
一个人,哪能什么都不麻烦别人,偶尔有个一两次,不用太愧疚。
然后走着走着,陈平安就看到了她。
宁姚站在街道那一头,缓缓走向陈平安。
她一袭墨绿色长袍,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跟他当初在骊珠洞天给她买的新衣服,很像,穿在她身上,正好。
陈平安小跑向前,来到宁姚身前,脱口而出道:“这么巧啊。”
宁姚扯了扯嘴角,然后板着脸,不说话。
陈平安轻声道:“本来想着这两天逛完倒悬山,多看一些铺子,才最后决定要不要去灵芝斋买下几样东西,到时候就连同阮师傅铸造的那把剑一起送给你。”
宁姚没好气道:“灵芝斋能有什么好东西,最多也就那把如意灵芝,和一只养剑葫,还凑合,可我又用不着,再说了灵芝斋不会卖,你也买不起。”
陈平安哦了一声,挠挠头,有些遗憾。
宁姚犹豫了一下,仍是拗着自己的心性,破天荒多说了一句,像是在解释,“没其它意思,你别多想。”
陈平安笑道:“不会多想。我现在脑子里一团浆糊,想什么都头疼。”
宁姚问道:“见着我,头疼不疼?”
陈平安赶紧道:“好多了。”
宁姚问道:“你住哪里?就这么瞎逛荡,怎么,想着路见不平,英雄救美?”
陈平安叹气道:“昨夜喝了黄粱福地的忘忧酒,结果一出铺子,就不知道怎么回去了。”
两人随意走在街上,宁姚问:“你怎么喝得起忘忧酒?”
陈平安压低嗓音道:“有一对夫妇请我喝的,有点奇怪,我刚才给人抓去了剑气长城,明明在城头上看到了他们俩,可是昨夜他们却说第一次逛敬剑阁,但是说起好些前辈剑仙,如数家珍,难道倒悬山的人,去剑气长城很容易,反过来,就很难?不过这件事奇怪归奇怪,我还是想得那对夫妇是好人,请我喝酒,是好事,以后如果有机会,我一定要回请他们。”
宁姚含糊不清地嗯了一声。
两人走在一条幽静巷弄,两侧高墙爬满了藤萝,宁姚一直沉默。
陈平安问道:“宁姑娘,当时你走得急,我都忘了问你,你是不是讨厌我。”
宁姚干脆利落道:“没有。”
陈平安停下脚步,下意识去抓酒葫芦,但是很快松开手,直直望向宁姚,“宁姑娘,那你喜不喜欢我?”
宁姚默不作声。
陈平安学她当年在泥瓶巷祖宅的动作,伸出两根手指,只露出些许间隙,“这么点喜欢,有没有?”
宁姚没有回答这个问题,反问道:“你为什么喜欢我?”
陈平安转过头去,摘下养剑葫,快速喝了一口酒,抹了抹嘴角,这才笑容灿烂道:“这可就有的说了,我慢慢说给你听,不管如何,宁姑娘,你一定要听我说完,哪怕再生气也不要打断我,我怕一个打断,我这辈子就再也不敢说了。宁姑娘,你长得真好看,我在遇到你之前,在骊珠洞天就没有看到比你更好看的人,后来在泥瓶巷养伤,还没嫌弃我家破。你还教了我认字,是因为你帮我解释了撼山拳谱,我才开始练拳,才能一直走到今天,走到这倒悬山。
在廊桥那边,你借给我了压裙刀,然后我们并肩作战,一起揍了那头正阳山搬山猿,我们都差点死了,但是我们最后都没有死,多好。在神仙坟,我还差点打死那个马苦玄。我们一起去了西边大山,去帮忙婆娑洲的陈氏女子找那棵楷树。后来你有一次生气,不要我帮忙,一定要自己煎药,糊焦糊焦的,我觉得你很可爱。你曾经说过一句大道不该如此小,我当时不明白,这次出门远游,才算真正懂了。你劝我不要当烂好人和善财童子的时候,我其实很开心。你当时离开骊珠洞天,已经跟那些神仙走了那么远,还愿意御剑返回,跟我告别,你走了以后,我当时一个人吃着小时候想一想都要流口水的糖葫芦,也没啥滋味了。齐先生走了,我带着小宝瓶他们去大隋,看到好看的山,就会想起宁姑娘的眉毛,看到好看的水,就会想到宁姑娘的眼睛,在游历途中看到好看的姑娘,就会想到宁姑娘,然后她们好像一下子就不好看了。”
竹筒倒豆子,一鼓作气说完这些话后,陈平安便开始喉咙发涩,满脸涨红,只觉得手里的那只养剑葫,有几万斤重。
但是陈平安不后悔自己说了这么多。
陈平安颤声道:“宁姑娘,我喜欢你,是我的事情,你不喜欢我,没有关系的。”
宁姚背靠墙壁,那些藤萝依然不如她动人。
她问道:“是不是我不喜欢你,你就要去喜欢别的姑娘?比如……”
她想了想,“阮秀?”
陈平安望着她,才发现原来喜欢一个很好的姑娘,而她好像不太喜欢自己,是这么既伤心又觉得不用太伤心的事情,“如果我只要喜欢别的姑娘,就再也见不到你,那我这辈子就不喜欢别人了。我在一千里一万里之外,在你看不到我的地方,打了一百万一千万拳,还是只会喜欢你。”
宁姚翻了个白眼,“我有那么不讲理吗?”
陈平安愣了一下。
然后宁姚斩钉截铁道:“对,我就是这么不讲理!”
她蓦然笑了起来,充满了稚气的得意,当她一笑起来,便愈发眉眼如画,生动活泼,她双手环胸,“谁让有个傻子喜欢我呢?”
然后,她向前走出两步,一把抱住了那个大骊少年,喃喃道:“陈平安!我喜欢你,不比你喜欢我少一点点!”
第一次重逢,其实她想跟他说。
我不喜欢你。
可是那么难。
她松开手,眼眶微红,有着她宁姚这辈子太阳打西边出来的罕见懊恼和羞赧,“你怎么这么笨?!”
陈平安呆呆说道:“你怎么会真的喜欢我……”
这一点,陈平安跟风雷园刘灞桥如出一辙。
喜欢一个姑娘,会喜欢到觉得那个姑娘这辈子都不会喜欢自己,而且不会觉得有任何委屈。
宁姚总算恢复了一些,眉眼飞扬,如天底下最锋利的飞剑,“我宁姚喜欢谁,还需要理由?!”
其实是有的,而且很多。
只是她不好意思说出口,她到底是女孩子啊,又不是陈平安这种厚脸皮的。
陈平安突然之间,有如神助,一下子抱住宁姚。
宁姚满脸绯红,撇撇嘴,没有挣扎,反而悄悄抬起一只手,轻轻捻住陈平安的衣襟。
倒悬山小巷中,少年和少女就这样安安静静相拥在一起。
世界好像在这一刻,活了过来。
宁姚到底是宁姚,陈平安到底是陈平安,两人没有一直这么羞羞怯怯下去。
两人分开后,宁姚带路,说要把那半坛子黄粱酒喝完,她领着陈平安走到了一棵老槐树下,抬手屈指,好似叩响门扉。
很快宁姚身前就涟漪阵阵,出现了一座酒铺的模样,宁姚率先大步跨过门槛,陈平安紧随其后。
店伙计许甲见着了宁姚,特别热情,“宁姑娘,你来了啊。我请你喝酒哈?”
宁姚瞥了他一眼,谁啊,没印象。
便懒得理睬,径直挑了张桌子坐下。
许甲便焉了下去。
他觉得眼前这位姑娘,是天底下仅次于大小姐的女人,第一次见到,许甲就印象特别深刻。
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,少女第一次离开剑气长城来到倒悬山,有个家伙带着她来到酒铺,那个家伙喝了两坛酒,她只是尝了一口便不再喝酒,那会儿她穿着一身黑衣服,挎刀,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悬佩双剑,更没有穿着墨绿色长袍,脸色冷冷的,便是老掌柜跟她对视,她也全然没当回事,在阿良喝着酒的时候,她就自己走到高墙下,看了半天,一言不发,之后就坐回位置,在许甲眼中,少女实在太有个性了,几乎会耀眼得让人不敢直视。
那次阿良没有嬉皮笑脸,就只是喝酒,许甲看得出来,阿良是不知道怎么劝说少女,好像少女要去做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,阿良喝得很闷,许甲才知道原来阿良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。在少女坚决不要阿良送行,执意要独自离开酒铺后,阿良也不再多喝酒,闷闷不乐,说半个闺女,就这么飞走了。
许甲看了眼那个叫陈平安的大骊少年。
怎么看都觉得这家伙配不上宁姑娘。
一百个陈平安加在一起,都未必般配。
陈平安要了那剩下的半坛忘忧酒,差不多刚好两大白碗,陈平安便先一人倒了半碗。
两人肩并肩坐在一条长凳上,宁姚没觉得有什么不对。
许甲躲在远处,啧啧称奇。
陈平安喝了口忘忧酒。
突然觉得这酒好像比昨夜好喝多了,便对着宁姚笑了起来。
宁姚瞪了他一眼。
两人也不说话,就是小口喝酒。
陈平安突然惨兮兮问道:“宁姚,你该不会是假的吧?”
正在逗弄笼中雀的老头子,愣是给少年这句傻话给逗乐了。
宁姚叹了口气。
他是个傻子,但是我更傻。
当初是谁说这家伙肯定会找个缺心眼的?
陈平安放下酒碗,向坐在旁边的伸出手,宁姚就那么看着,想知道这个家伙到底要做什么。
陈平安双指捏住她的脸颊,轻轻扯了扯。
宁姚没动静。
陈平安又伸出一只手,捏住宁姚另一边的脸颊。
许甲看得一头冷汗,觉得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,多半是死定了。
结果宁姚只是一巴掌拍掉陈平安的捣乱双手,警告道:“陈平安,你再这么缺心眼,小心我跟你翻脸啊。”
陈平安悻悻然收回手,“真的就好。”
宁姚喝了一大口酒,问道:“你应该已经知道,我爹娘已经去世了,你觉得我可不可怜?”
许甲觉得那小子要是敢说可怜,那这次就是板上钉钉死定了。
陈平安毫不犹豫道:“可怜啊。没了爹娘,这要还不可怜,怎么才算可怜?”
只是说这些话的时候。
陈平安嘴唇紧紧抿起,两边嘴角向下,少年好像比她还要委屈。
他不是在怜悯眼前的姑娘,因为他也没了爹娘,而且没得更早,只是这种事,年幼时,无力生活,熬到熬不下去的时候,不得不祈求别人的善意和施舍,这是没办法的事情,否则就要活不下去。
可是长大后,却不需要被人可怜,已经可以活得好好的,还有本事回馈早年的那些善意,所以他只是在心疼她。
但是话到了嘴边,陈平安管不住自己。
宁姚冷哼道:“你谁啊,要你可怜我?”
陈平安眨了眨眼睛。
宁姚便有些脸红,桌底下,一脚踩在陈平安脚背上。
一旁的许甲满脸呆滞,他感觉被大剑仙往自己心口上戳了好几剑。
之后两人喝着酒,小声说话,窃窃私语。
许甲就觉得自己被戳了一剑又一剑。
这日子没法过了。
他不再待在酒铺里头,搬了条小板凳坐在门槛那边,眼不见心不烦。
只是忍不住回头瞥了眼,就看到那位姑娘的狭长双眉,不再是第一次相逢时的哀伤,竟然都是俏皮和温馨。
心口这一剑,相当于是阿良的一剑了。
之后他又看到了那个大骊少年,满脸笑意,但是眼神温暖,好像在说,他喜欢宁姚,与两座天下都没有关系,他就只是喜欢这个姑娘而已,以至于让许甲这个外人都觉得这么一瞧,两个人还挺般配。
那么这一剑戳中心窝,可就是城头上那位老大剑仙,传说中的“救城”一剑了。
许甲转头向老掌柜哀嚎道:“大小姐啥时候回家啊,我想死她了。”
老头子回了一句,“想死了?别死在酒铺里就行。”
就在这个时候,许甲雀跃起来,在“门外”那个同龄人敲门之后,立即就“开门”迎客。
走进来一个极其英俊的少年。
许甲笑问道:“你怎么从剑气长城回来了?”
身穿一袭白衣,笑容和煦,他抬手跟许甲一击掌,对老人朗声道:“掌柜的,老规矩,我要买一坛酒,酒钱挂在我师父头上。”
老掌柜见到了这个少年,也笑了起来。
只要是上了岁数的老家伙,看到这个年纪轻轻,就给人感觉“如日中天”的阳光少年,几乎就没有不喜欢的。
而且趁着现在还能仗着年纪大,可以俯瞰这位少年,就一定要珍惜,毕竟很快就会没有这个机会了。
墙壁上,少年的师父,前不久刚刚写下一句霸气无双的“武道可以更高”。
英俊少年对许甲笑道:“许甲,我先写字去,你帮我拿笔,嗯,我要跟师父的字凑在一堆。”
许甲心中再无阴霾,跑去搬酒且取笔,一边跑一边转头笑道:“好嘞,等着啊。”
英俊少年走向那堵墙壁的时候,一直望向坐在陈平安身边的宁姚。
只可惜宁姚只是看了他一眼,便继续跟陈平安聊剑气长城。
英俊少年笑了笑,走到高墙下,给自己搬了条凳子,在大端王朝的女子国师那行字更好处,提笔写下了四个字,“因我而再高”。
陈平安悄悄收回视线,低声问道:“谁啊?好像很厉害的样子。”
宁姚认真想了想,“名字忘了。”
txthtml
第二百七十六章
最强之间
陈平安见过不少相貌好的同龄人,泥瓶巷的邻居宋集薪,曾经在学塾跟随齐先生读书的赵繇,林守一,再就是桂花岛上那位雌雄难辨的红妆男子,大隋皇子高煊,可是都不如黄粱酒铺这位少年。
这人在墙壁上题完字之后,捧着酒坛坐在隔壁桌子,要了两只大白碗,喊了许甲一起喝酒,而最清楚黄粱酒价格的许甲,丝毫不觉得这有何不妥,揭开泥封,帮忙倒酒,碰碗对饮,很痛快的样子,而老掌柜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,只是可怜那只笼中雀,背对着阳光少年,病恹恹的。
少年主动对陈平安举起酒碗,笑道:“我叫曹慈,中土大端人氏。”
陈平安只好跟着拿起酒碗,“我叫陈平安,宝瓶洲大骊人氏。”
曹慈点点头,眼神充满了赞赏,“你的武道三境底子,打得很不错。”
陈平安不知如何作答,只好默默喝了一口酒,总觉得哪里有点怪。
想了半天,终于琢磨出余味来,原来这位中土神洲的少年,无论是气态还是口气,都不像是一个同龄人,反而很像是那个落魄山竹楼的光脚老人。只不过少年少了崔姓老人那种居高临下的气焰,恰恰相反,名叫曹慈的大端少年,言语说得心平气和,可哪怕是双方随便拉家常,陈平安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。
曹慈如何,宁姚倒是没有什么感觉,她只是有点不乐意,凭空多出一个碍眼的家伙,喝酒便少了许多兴致。
与陈平安潦草喝掉半坛子黄粱酒,就拉着陈平安走向酒铺大门。
在陈平安就要离开酒铺的时候,曹慈笑着喊了声陈平安,“你喜欢的宁姑娘,很好。唯一的不好,就是见了很多次面,不记得我的名字。”
陈平安笑着回了一句:“我觉得更好了。”
曹慈爽朗大笑,一手举起酒碗,一手跟陈平安挥手告别,笑容真诚,“陈平安,三天后,开始去争取成为世间最强的第四境。”
又是一句略微咀嚼就会显得很古怪的言语。
陈平安拱手抱拳,没有多说什么,转头跟着宁姚离开这座狭小的黄粱福地。
酒铺内,许甲纳闷问道:“你喜欢宁姑娘?”
曹慈笑着摆手道:“我喜欢在我心目中无敌手的师父,喜欢笑起来就有两个小酒窝的皇后娘娘,喜欢不把我放在眼里的宁姑娘,但都不是你认为的那种,男女情爱,很拖累修行的。”
曹慈喝了口酒,叹息道:“实在无法想象,以后我喜欢某位姑娘的样子。”
许甲哦了一声,曹慈说什么他便信什么,然后这位店伙计满脸雀跃,转移话题道:“听你口气,马上要跻身第五境了?”
曹慈点头道:“在剑气长城熬了这么久,也该破境了。”
许甲咧嘴笑道:“如果是在家乡,我估计你现在都是第七境了吧。”
不等曹慈说话,许甲立即补充道:“而且七境之前,都会是最强第四境,第五境,第六境!”
许甲聊起这个,比曹慈本人还要高兴,“老掌柜说你现在的第四境,是历史上最强的第四境,而不是当下四境武夫中的第一人,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真的吗?”
曹慈无奈道:“前无古人,我大概可以确定,可是后无来者,我只是一个纯粹武夫,又不会推算以后百年千年的天下武运。”
许甲哈哈大笑,“曹慈!哪天我忍不住要去找大小姐的话,一定顺便去大端王朝找你玩。”
曹慈点点头,“那我早早就准备好美酒。”
许甲突然压低嗓音,祈求道:“曹慈,要不咱们打一架吧,然后你故意输给我,以后我离开倒悬山,好四处跟人说自己打赢了曹慈,你想啊,十年后,百年后,那个时候你天下无敌了,甚至打得青冥天下的道老二,从真无敌变成了真有敌,我就成了唯一打赢过你曹慈的人,到时候肯定全天下都要问这家伙是谁啊,说不定大小姐就会对我刮目相看呢。”
曹慈笑得眯起眼,一手端碗,一只手掌轻轻拍了自己的脑袋,“好了,你许甲打赢我曹慈了,出了倒悬山,只管跟人这么说。”
许甲有点心虚,“你现在无所谓,将来不会反悔吧?”
曹慈喝过了碗中酒,转过头,对老掌柜招手道:“老吕,舍不舍得送我一坛酒喝?我现在就后悔了,没酒下肚,压不住那股子悔意啊,要是多喝一坛忘忧酒,最少百年无悔意!”
许甲可怜巴巴望着老掌柜。
老头子笑道:“许甲,去给曹慈搬一坛酒来便是,还有,以后记得多惦念掌柜的好,别成天在偷偷骂我抠门,或是埋怨我不让你去闯荡江湖。”
许甲屁颠屁颠去搬酒。
曹慈只剩下最后一碗酒,在等新酒上桌的时候,便手持酒碗,起身去墙壁下站着,视线巡游,距离第一次喝酒已经过了将近三年,墙上的新字多出不少,最后曹慈望向下边角落的那三个字,写得端正却死板,好奇问道:“老吕,那个陈平安在墙上留下的字,是这‘剑气长’?”
老人问道:“怎么,这小子很不简单?”
曹慈蹲下身,端着大白碗抿了一小口酒,眼神淡然,“他可能就是在我之后的那个最强三境吧。”
老人便有些可惜,笼中那只武雀,勘定一位纯粹武夫的武运长短,是有时限的,不是题字之后,武雀随时都可以飞出笼子给啄出来,结果陈平安题字前后,刚好是这对师徒一首一尾,这段时日根本不用奢望武雀会离开鸟笼了。
没那胆子。
曹慈跟许甲又对半喝完了一坛忘忧酒。
许甲酒量不行,越喝越醉,最后便睡死在酒桌上。
曹慈是越喝越清醒的人,眼神熠熠。
曹慈突然说了一句,“如果不是师父来接我,真想去一趟剑气长城以南的那座天下,最多四五十年,我就能敢那十几头大妖掰手腕,在这之前,必然会是一场场酣畅淋漓的生死大战。”
老人笑道:“你信不信,你只要走出城头,你就会死?”
曹慈叹了口气。
道理很简单,老人一点就透。
他曹慈极有可能已经进了巅峰大妖的视野,属于必杀之人,绝对不会给他四五十年时间,甚至一天都不会多给。
曹慈无奈道:“那就老老实实回中土神洲吧。”
老人有意无意说道:“杀穿蛮荒天下、最终横空出世的董家老祖,剑气长城有一个就够了,也只会有一个。如果妖族再次养虎为患,养出一个有望武道十一境的曹慈,我觉得它们可以自尽了。”
曹慈嗯了一声,“我得问问师父,到底有没有跻身第十一境。我希望是没有……”
老人笑着打趣道:“你这当徒弟的,也太没良心了吧?怎么不念着师父的好,这一点,你曹慈竟然跟许甲差不多德行,很不好啊。你是曹慈唉,怎能如此平庸。”
曹慈摇摇头,抬起手臂,伸出手掌,高过头顶,在酒桌上方抹了一下,嗓音轻柔,却眼神笃定:“如今师父的武道,已经这么高,几乎已经能够与那些真正的山巅之巅……媲美,那么如果不是第十一境的话,我的师父,或是以后的我,岂不是……”
老人微笑道:“大可以拭目以待。”
曹慈转头望向老人,“像你这般好说话的老前辈,太少了。”
老人自嘲道:“那是因为我这个糟老头子,已经认命了。”
曹慈默然坐在酒桌旁,许甲鼾声如雷,老头子已经不知所踪,去了别处,黄粱福地当然要比想象中略大一些,不会真的只有酒铺这么点地方,不过确实已经残破不全,如果不是这位诸子百家的祖师爷之一竭力维持,早就与骊珠洞天差不多,彻底失去“洞天福地”的后缀资格。
三教和诸子百家的圣人们每天会忙什么?
十大洞天,三十六小洞天,七十二福地,是怎么来的?
宝瓶洲的骊珠洞天破碎之后,难道就只有三十五洞天了?
实则浩然天下的圣人们,很多需要去开辟疆土,拓展浩然天下的版图。
这一点,青冥天下的道教圣人不太一样,他们主要还是追求白玉京的高,层层叠叠,不断往上。
而佛家那座天地,则是求佛法之远,前世今生来世,都要让人活得无疑问,无所执。
当然,浩然天下的儒家,除了开辟出崭新的洞天福地,教化苍生,还需要盯着蛮荒天下的妖族。
其余两座天下,一样没闲着。
道家掌教陆沉在浩然天下兴风作浪,落子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