婵犵數濮甸鏍窗濡ゅ啯鏆滄俊銈呭暟閻瑩鏌熼悜妯诲暗濞寸姵纰嶆穱濠囨倷椤忓嫧鍋撻弽顓炵闁归棿璁查埀顒婄畵閹粓鎸婃径宀€鏋冩繝寰锋澘鈧洟宕埡浣叉煢妞ゅ繐鐗婇悡鐔兼煙娴煎瓨娑у褎澹嗛幉鍝ユ暜椤旇棄顏�
18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鏁撻悩鍐蹭画闂佸啿鎼幊搴g磼閳哄懏鈷戞い鎺嗗亾缂佸鎸冲畷娆撴偐缂佹ḿ鍘遍梺瑙勬緲閸氣偓缂併劍鎸抽弻娑氣偓锝庡亝鐏忣參鏌嶉挊澶樻█闁圭厧缍婇、鏇㈠閳衡偓缁憋拷
婵犵數濮甸鏍窗濡ゅ啯鏆滄俊銈呭暟閻瑩鏌熼悜妯诲暗濞寸姵纰嶆穱濠囨倷椤忓嫧鍋撻弽顓炵濞达絽鎽滈弳锕傛煟閵忊懚褰掓倿閸偁浜滈柟鍝勭Х閸忓矂鏌嶉娑欑闁哄本娲熷畷鍫曞煛娴i攱鍩涚紓鍌欐祰娴滎剟宕戦妶澶婃瀬闁瑰墽绮弲鎼佹煥閻曞倹瀚� 夜晚 (「夜晚模式」)

第45章

当初小镇之行,是国师崔瀺自认为的收官之战,因为涉及到证道契机,他不惜神魂对半剥离,寄居于另外一副身躯皮囊,以少年形象大大方方离开大骊京城。

原来以为哪怕断不掉文圣先生、师弟齐静春这一脉文运,也能够以泥瓶巷少年作为观想对象,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砥砺心性,补齐最欠缺的心境,从而帮助自己一鼓作气破开十境,便有望重新返回十二境巅峰修为,甚至借助大骊推广自己的学识,只要他年自己的事功学问,能够遍及半洲版图,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若是一洲之地的儒家门生,皆是我崔瀺之门生弟子,裨益之丰,无法想象。

在当时看来,不管如何计算,崔瀺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,无非是获利大小的区别。

但是如何都没有想到,齐静春真正选中的嫡传弟子,不是送出春字印的赵繇,不是送出仅剩书籍的宋集薪,甚至不是林守一这些少年读书种子。

而是那个名叫李宝瓶的小姑娘,是一个女子!女子如何继承文脉?女先生,女夫子?就不怕沦为天下人的笑柄?不怕被儒家学宫书院里的那些老人,视为头号异端?

更没有想到齐静春代师收徒,将他崔瀺和齐静春两人的恩师,文圣的遗物,转赠给了少年陈平安。

如此一来,不但文脉没有断绝,薪火相传到了李宝瓶这一代,而且使得原本欺师灭祖叛出师门的崔瀺,重新因为陈平安,再次与文圣绑在一起。

这使得误以为胜券在握的崔瀺,心境瞬间彻底破碎,加上无形中的文运牵引,一跌就跌到第五境修为,若非之后跟杨老头达成盟约,习得一门失传已久的神道秘术,补全了崔瀺本身钻研的一桩秘术漏洞,得以快速温养魂魄,如枯木逢春,修为开始回流上涨。

但这种秘法,存在一个致命缺点,积攒而成的修为,是“假象”,用完一次就会被打回原形。除非一口气突破十境,跻身上五境之后,就可以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,虚实不定,真假混淆,便是另外一番天地。

到达这座郡城秋芦客栈的时候,少年崔瀺的“假象”境界,其实已经重新临近九境,这才有机会以兵家“请神”的手段,请出一尊儒家圣人的金身法相。境界是假的,手段是真的。所以这才让寒食江水神吓得肝胆欲裂,否则以青袍男子统率北地水运数百年的阅历和城府,不吃足苦头,怎么可能被崔瀺驯服得像条溪涧小鲶?

井底下。

从井口倒下来的暴雨剑气,犹然咄咄逼人,剑光被镜面撞得四处飞溅。

白衣少年几乎已经双脚踩在井底水道的底部,井水和与大江相通的城中地下水,早已被剑气蒸发殆尽。

少年崔瀺在心中开始倒数。

他不想杀陈平安,千真万确,最少暂时是如此。

因为崔瀺更像是在拔河,希望将少年拉扯到自己的大道之上。最少短期之内,崔瀺不但不会祸害陈平安,反而会尽可能帮助陈平安增长修为,最多就是悄然改变陈平安心性,春风化雨,潜移默化,最终成为他崔瀺的同道中人,万一陈平安运气不错,将来有希望继承崔瀺的衣钵,崔瀺也不会拒绝。

但是崔瀺是真的想杀李宝瓶。

因为一旦这个小女孩以后成长起来,而崔瀺毕竟与陈平安犹有牵连,李宝瓶遭受的骂名、排挤越多,崔瀺的大道修为,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,这对于追求尽善尽美的崔瀺而言,是绝对无法忍受的事情。

少年崔瀺觉得这是根本就是一场无妄之灾。

我哪怕再想一个居心叵测的坏人,可若是要杀你陈平安,何苦来哉一路装孙子?分明于你是无害的。

你陈平安凭什么因为一点猜测,就要对我痛下杀手?!

凭什么你自己觉得我会对三个孩子包藏祸心,就可以出手杀人,丝毫不拖泥带水?

那你小子算什么正人君子?那齐静春一向推崇君子,为何被齐静春看重的你,偏偏如此不讲道理?老头子又凭什么让我跟你学做人?!我崔瀺曾是文圣首徒,曾经传授齐静春学问,论儒家道统之中的地位,我崔瀺高出贤人君子,何止一筹?而你陈平安如此凭心做事,老头子的眼光,真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啊。

齐静春帮你挑来挑去,还不是等于帮你挑了第二个崔瀺?

双脚触及石板的少年崔瀺,继续在心中倒数,伺机而动。

心胸间同时涌起一阵快意。

哈哈,如此更好,这意味着我脱离困境后,慢慢折磨你之余,最少会让你陈平安苟且偷生,留着你一条性命,你以后跟随我走那条大道,会走得更加自然顺畅。这么说来,你小子的运气不算太差。

再者,那个死老头子在崔瀺身上种下的文字禁锢,只针对陈平安一人,不许崔瀺对陈平安有任何歹念,否则就要受那鞭笞诛心之苦,除此之外,倒是不曾约束其它行径。这与老头子的学问,勉强算是一脉相承的,讲究事事追本溯源,正本清源之后,方可在道德文章、为人处世上开枝散叶。

将来我崔瀺要你亲眼看着齐静春的嫡传,那个叫李宝瓶的小姑娘,是如何死在你面前的,并且要你晓得何谓大道之争,她又是为何而死的!

时机已到!

崔瀺抵住镜子的双臂早已血肉模糊,深可见骨,只是毫不在意,“剑气如虹是吧?瀑布倒挂是吧?给老子起开!”

————

可是就在崔瀺自以为得逞的前一刻,就只有这么一点毫厘之差,双脚扎根,稳稳站在井口上的草鞋少年,终于蓄势完毕,虽然神魂摇荡,五脏六腑无一处不痛入骨髓,所以只能轻轻颤声道:“走。”

第二道瀑布倾泻而下。

你大爷的陈平安,老子就被你害死在这里了。

这是少年崔瀺当时的唯一念头。

陈平安在井口上摇摇欲坠。

————

在这之前。

陈平安今夜第二次坐在凉亭,当时他和做噩梦惊醒的李宝瓶,在凉亭对坐,有一缕无缘无故的清风吹拂小凉亭。

少年记起一事,有些心酸,同时跟随李宝瓶一起闭上眼睛,仔细聆听檐下铁马风铃声。

少年当时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,“齐先生,如果檐下风铃的声响,是偶数,就放一放,忍着那个姓崔的。可如果是奇数,我就出手了。”

叮咚,叮咚,叮叮咚。

第七声之后,再无声响。

于是在红棉袄小姑娘离开凉亭后,少年站到了井口边沿上。

————

在更早的时候,在草鞋少年离开小镇之前。

那次在杨老头的提醒下,陈平安拿着雨伞离开杨家铺子,去把伞那位登门拜访杨老头、以及送给他两方山水印的学塾先生。

一大一小走在小街上。

“君子可欺之以方。这句话,你可以说给杨老前辈他们听。”

“以后遇事不决,可问春风。嗯,这句话,你只要留在心头就好了,以后说不定用得着。但是我希望用不着。”

说完这句话后,双鬓霜白的读书人,难得不像在学塾传授学问时那么古板严肃,眨了眨眼,望向少年,和煦笑着。

————

在少年带着小姑娘一起离开小镇时。

有某位青衫儒士的最后一点魂魄,在去过了天外天某座大洞天之后,回到人间,与草鞋少年和红棉袄小姑娘,并肩而行一段距离后,便停下了脚步,望着那位师弟和自己弟子的背影,不再相送。

读书人最后默默挥手作别之时,随着这一次轻轻挥袖,有一股春风萦绕少年四周,悄无声息,久久不散。

————

井中。

连同那柄雷部司印镜一起,少年崔瀺被狠狠砸回井底,整个人蜷缩在一起,躺在干燥至极的青石地板上,尽量躲在镜面底下。

虽然竭尽全力,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,可其实崔瀺心底,已经万念俱灰了。

镜子巨震不已,带给下边的白衣少年,巨大的冲撞力,以及剑气流淌过镜面后的剑气“水流”,带给少年身躯的巨大灼烧感,都让他开始意识模糊。

就在闭眼的瞬间。

老秀才烙印在少年崔瀺神魂之上的禁锢,竟然消失不见了。

白衣少年精神一振,如人久旱逢甘霖后,格外精神奕奕,崔瀺哪里还敢留有余力,此时不拼命更待何时,“哈哈,天助我也!老头子,你竟然也会出现这种纰漏失误!老不死你也会有弄巧成拙的一天,真真正正是天助我崔瀺,天无绝人之路!”

只见一个个充满浩然正气的金色大字,被满脸痛苦扭曲的崔瀺,一点点从神魂之中被剥离而出,这种让人意念无处可躲的痛楚,可比千刀万剐还要来得恐怖。

可是崔瀺头脑愈发清明,“圣人教诲,以文载道”,白衣少年驾驭那些暂时无主的金字,去撞击那道剑气瀑布。

金字与剑气相互撞击。

竟然没有半点声势可言,但越是如此沉默,更让人惊骇窒息。

不再是任何气力、威势之争的范畴了,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大道之争。

这条瀑布。

终究是一缕“极小”剑气

罢了。

而那些金字,也只是被人临时借用而已。

两者僵持不下,最后竟然像是要凑巧打出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。

好似两军对垒,落得一个两败俱伤,皆是全军覆没。

崔瀺在察觉到机遇之后,早就没有束手待毙,开始小心翼翼坐起身,然后一点一点蹲起,最后总算是被他弯腰站立。

他向一侧挪步,镜面瞬间歪斜,将最后剑气全部倒向井口内壁另一侧,白衣少年干脆随手丢了那把古镜,双脚点地,整个人冲天而起,然后身形瞬间消失不见,只有愤恨至极的阴沉嗓音,不断回荡在古井之内:“你现在就算有第三道剑气,你也来不及了!”

————

陈平安站在井口,双手剑炉立桩,在最后一道剑气离去之后,就准备以拳法迎敌。

那部撼山谱,曾在开篇序文里头,清清楚楚开宗明义:“后世习我撼山拳之人,哪怕迎敌三教祖师,切记我辈拳法可以弱,争胜之势可以输,唯独一身拳意!绝不可退!”

————

与此同时。

雅静小院内,红棉袄小姑娘在屋内再度惊醒,不是做噩梦,而是被一把槐木剑给拍醒的。

迷迷糊糊的李宝瓶蓦然瞪大眼睛,之前是破窗而入的木剑,在空中迅速凌空刻画了一个齐字,然后嗖一下飞掠向门口,李宝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下床,靴子也不穿了,赤脚奔跑,打开屋门后,跟着木剑来到小师叔住的屋子,因为陈平安尚未回来,所以没有拴门,先前就被飞剑一下子撞开了,李宝瓶此时跟着飞剑冲入其中,看到它指了指那只背篓。

李宝瓶最后在飞剑的指指点点之下,掏出一块小师叔藏起来的印章,打开后发现是那方小师叔只给她偷偷看过一次的“静心得意”印,飞剑这才使劲“点头”,迅猛飞向屋外。

小姑娘握紧这方先生送给她小师叔的静字印,跟着当初莫名其妙出现在背篓里的槐木剑,一路飞奔到凉亭,她熟门熟路地跃出凉亭,跑向小师叔所站的井口那边。

刹那之间,李宝瓶手中的印章,自己挣脱开她的掌心,迅猛掠向井口那边,高过她小师叔的脑袋,然后沉闷至极的啪一下。

井口上方,有人撕心裂肺:“又来?齐静春我干你大爷!阴魂不散,你他娘的有完没完?!”

就看到一个莫名其妙出现在井口上空的白衣少年,额头上被一方印章重重砸中,整个人倒飞出去,摔在地面上。

一身修为点滴不剩的白衣少年,在昏死过去的前一刻,喃喃道:“齐静春,算你狠,我认输。”

txthtml

第一百四十九章

约战

陈平安瞪大眼睛,只见那块“静心得意”印,在砸中白衣少年的额头后,先是一个反弹,然后在空中凝滞不动,最后像是被人牵线一般给扯了回去,只不过那边扯线之人的力气小了点,静字印在空中晃晃悠悠,高高低低,速度不快。

陈平安追寻着它的轨迹,看到自己和李宝瓶之间,悬停有那柄槐木剑,有一个身高跟尾指差不多的金衣女童,四肢趴开,躲在飞剑下边,手脚死死箍住木剑,此时好不容易爬起,站起身后,那模样玲珑可爱的金衣女童,站到了剑身上,它晕头转向,脚步跟醉汉似的晃来晃去,看来这趟御剑飞行的经历,算不得如何美好。

那方静字印落在木剑上,印章有些沉,一下压得剑尾翘起,金衣女童整个人滑向印章,手忙脚乱。

李宝瓶之前同样没有察觉到金衣女童的存在,此时见着了,只觉得有趣,便脚步欢快地飞奔过去,双膝微蹲,双手托住槐木剑首尾两端,近距离凝视着那个试图躲避的小家伙,金衣女童愣了愣,似乎天性十分羞赧,伸手捂住脸庞后,双脚并拢,笔直蹦跳起来,落地后竟然身形没入了槐木剑,就此消逝不见。

陈平安不明就里,不愿在这件事上纠缠不休,沙哑提醒道:“宝瓶,木剑丢给我,印章你先收好。”

李宝瓶立即收起好奇心,知道当务之急,是收拾那个姓崔的家伙,抓住印章后,轻喝一声,向小师叔使劲丢出槐木剑。

只是小姑娘的力道,有些掌握不准,槐木剑有些偏离陈平安所站位置。

“转过身去!”

陈平安跟李宝瓶吩咐一句,随即脚尖一点,一步跨向老水井的左侧井口,踩在井口边沿上,精准握住木剑后,继续向前一大步,落地后,对着白衣少年心口就是一剑刺下。

就在此时,陈平安手中槐木剑,露出金衣女童的上半截身子,泫然欲泣,充满了后悔愧疚,对他使劲摇头摆手,仿佛是要阻止陈平安杀人。

可是陈平安从接剑到出剑,极其果决,一气呵成,等到金衣女童现身的那一刻,木剑剑尖已经抵住白衣少年的心口,陈平安因为常年烧瓷拉坯的缘故,对于力道的掌控,堪称精微,哪怕有心收手,可是从体内气机运转、手臂肌肉伸缩到木剑携带的惯性冲劲,都容不得陈平安无法改变结局。

一位背负棉布行囊的老秀才突然凭空出现,“还好还好,真是差点就给人阴了一把。”

随着老秀才在千钧一发之际的横空出世,少年崔瀺像是被人拎住脖子往后一拉,瞬间站定,虽然仍是晕厥状态,却腰杆挺直,站如青松,顺势躲过了被陈平安一剑穿心的下场。

老人看着迅速后退的草鞋少年,一手横剑在身前,一手将李宝瓶护在自己身后,少年握剑的手法,生疏而别扭,大概就像是山野樵夫握住毛笔吧,怎么看怎么不对劲。

老人感慨道:“就是你啊。”

陈平安如临大敌,丝毫不敢掉以轻心,轻声道:“宝瓶,你等下一有机会就跑,不用管我。”

陈平安发现李宝瓶扯了扯自己的袖子,三番两次,心中有些惊奇,侧身低头望去,“怎么了?”

小姑娘脸色僵硬,抬起手臂,指了指陈平安身后那边,张了张嘴,口型像是在说两个字,“有鬼。”

腹背受敌?

陈平安心弦紧绷,等他望去,满脸呆滞,少年眨了眨眼睛,又眨了眨,确定自己没认错后,背对着老秀才和白衣少年,既不敢明着说什么,以免给人偷听了去,反而害了这位神仙姐姐,可又实在着急,少年欲言又止,像是热锅上的蚂蚁。

李宝瓶偷偷握住小师叔的袖子,看了眼那个和颜悦色的老人,又转头看了眼那个神出鬼没的女鬼。

比起上次见着那个嫁衣女鬼,今夜这位身穿白衣白鞋,手里提着一株雪白色的……大荷叶?李宝瓶有些犯嘀咕,外边世道的女鬼,都这么清新脱俗吗?想当年大哥曾经被自己胁迫,不得已说了好些个鲜血淋漓的鬼故事,那里边的红粉骷髅、水鬼河妖等精怪鬼魅,那可是动辄剖人心肝吃人血肉,模样和作态都是极其骇人恐怖的。

哪里会像眼前这位啊,比先前那位嫁衣女鬼还要来得美丽动人。

她身材高大,却依旧给人苗条蕴藏的天然美感,满头瀑布似的黑亮青丝,从身后绕至胸前,用金色丝巾挽了一个结,显得尤为娴静端庄。

李宝瓶只觉得眼前高大女子,真是又高又好看,让她十分羡慕,小姑娘悄悄踮起脚跟,很快又灰心泄气地踩回地面。

高大女子的眼中,仿佛只有陈平安。

她笑眯眯道:“等下我们要跟人打架,不用怕那个老头子,只会一点挨打功夫而已。”

“放心,这位姐姐不是坏人,是我们自己人!”

陈平安先安慰身边李宝瓶,重新抬头后,终于忍不住小声问道:“不是说不能离开小镇吗?万一被各方圣人察觉,你怎么办?”

高大女子抖了抖手腕,手中那支荷叶轻轻晃荡,语气温和缓慢,她有一股让人心安的气度,“你知道有个地方,叫莲花洞天吗?”

陈平安猛然记起宁姚,点头道:“以前有人跟我说起过,那里是道教祖师爷散心的地方,虽然只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,但是那里的荷叶,哪怕最小的一张荷叶叶面,都要比咱们大骊京城还要大。”

女子莞尔笑道:“没那么夸张,像我手里这株荷叶,若是现出它的本相,就是差不多方圆十里多一些的面积,当然那里最大的荷叶,肯定比大骊京城要大许多。这些荷叶,能够遮蔽天机,简单说来,就是让三教圣人和百家宗师,都没办法发现我的动向。”

她看到陈平安满脸疑惑,微笑解释道:“我们见面那次,当时我手里还没有这件好东西,是齐静春离开人间之前,去了趟天外天,找到道祖,跟那个老不死一番讨价还价,才帮我讨要了这把荷叶伞,至于齐静春付出了什么,我不清楚,毕竟‘静’这个本命字,犯了忌讳,在道教的道统内部,有很多人对此心怀不满,所以可以肯定,齐静春离开这座浩然天下,那趟莲花洞天之行,代价不会小。”

说到这里,便是高大女子,眼神也出现一抹恍惚,有些由衷佩服那名儒家门生。

在齐静春从天外天返回人间后,他们有过最后一场闲聊。

“这张荷叶?”

“是我去了趟天外天,从那座莲花洞天摘下来的,能够帮助你离开此地,同时不会惊扰天地大道,不用担心圣人探询。”

“好事是好事。但是你就不怕陈平安有了我在身边,变得肆无忌惮,以至于变成你齐静春不喜欢的那种人?”

“陈平安什么心性,我齐静春心知肚明,所以从不担心陈平安仗势欺人,你就算从头到尾都护在他身边,我齐静春都不担心。”

“你就这么看好陈平安?”

“你说呢,他可是我的小师弟啊。”

“你跟陈平安是平辈,然后我认他做主人,所以你齐静春的言下之意是?”

“哈哈,不敢!”

想到这些,高大女子在心中微微叹息。

可惜天地之间少了个齐静春。

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宝瓶,破天荒地怯生生说话:“姐姐,你生得真好看。”

高大女子点头笑道:“是的,比你好看多了。”

不但毫不客气,言语还伤人!

红棉袄小姑娘有些呆滞无言。

陈平安满头冷汗。

在陈平安身后那边,同样是一场重逢。

老人瞪着已经清醒过来的白衣少年,少年回瞪过去,心想老子现在光脚不怕穿鞋的,还怕你作甚?

老人先望向高大女子,后者点头示意无妨。

老人这才望向这个少年,恼羞成怒道:“你崔瀺不是很聪明吗?那现在咱俩来复盘好了,你有没有想过,为何我会突然失去对那些文字的控制,让你能够从神魂之中剥离出来,又恰好跟那缕剑气蕴含的道意,打了个旗鼓相当,相互消磨殆尽,使得你当时冲出井底,有机会对陈平安使用杀招?你有没有想过,到最后你可能会被陈平安一拳打死,陈平安同时又被你重伤?!”

少年崔瀺脸色阴晴不定,最后赌气一般撇撇嘴,故作无所谓,“无非是儒家某一脉的圣人出手,有什么稀奇的。就连齐静春都心甘情愿自己走进那个死局,落得一个束手待毙,我崔瀺被算计一次又怎么了。”

少年越说越火大,伸手指向那个穷酸老秀才,“老头子你还好意思说这些?你最寄予希望的齐静春死了,心性最不坚定的蠢货马瞻也死了,还有那个姓左的,就干脆彻底消失了,我崔瀺一样沦落至此,归根结底,还不是因为你?天底下就你文章写得最好,立意最深,济世最久,行了吧?!人家亚圣,听好喽,是亚圣,文庙第三高的那一位,他提倡民为贵君为轻,社稷次之!你厉害啊,偏要说天地君亲师。亚圣说人性本善,好嘛,你又说人性本恶!你大爷的,亚圣怎么招你惹你了?”

少年气得跺脚,这个习惯性动作,其实与老秀才是一脉相承,手指几乎就要指着老人的鼻子了,“更过分的是,人家亚圣年纪比你大不了多少,人家说不定还待在人间,好好活着呢,老头子你怎么就这么一根筋呢,你逮着至圣先师或是礼圣老爷去骂架啊,指不定亚圣还会帮着你不是?你非要跟亚圣唱对台戏,我服气!”

老秀才默不作声,只是轻轻擦拭少年喷他一脸的口水唾沫。

自家人打擂台,唱反调,小门小户的话,关起门来,吵架红脸根本不算什么。

可要知道,一位亚圣,一位文圣,这场惊动整座儒门、所有学宫书院的“三四之争”,太过惊涛骇浪了,两大圣人,尤其是在文庙前两位早已不现世的前提下,几乎可以说,就代表着整个儒家,那个为一座浩然天下订立规矩的儒家。虽说谈不上出现分崩离析的迹象,但是那几个隔壁邻居的当家人,见微知著,洞见万里,能不偷着乐?

之后,儒家内部,出现了一场隐蔽至极的赌约。失败者,愿赌服输,自囚于功德林。

老秀才输了,就待在那里等死,任由自己立于文庙的神像,一次次挪窝,最后粉身碎骨。

但是当最得意的那名弟子远去别洲,力扛天道,身死道消,老秀才为了破开誓言,不得不跟所有圣人,而不单单是儒家圣人,做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约定。毕竟圣人誓约,若是可以轻易反悔,那么这座规矩森严的天地,恐怕早就面目全非了。

老秀才主动放弃那一付身躯皮囊,放弃儒教圣人的诸多神通,只以神魂游走天地间。

老秀才等到少年双手叉腰,低着头气喘吁吁,问道:“骂完了?是不是该我说说道理了?”

白衣少年凭着一口恶气直抒胸臆后,想起这个老家伙当年的种种事迹,崔瀺便有些心虚胆怯了,开始一言不发。

老秀才叹气道:“齐静春的下棋是谁教的。”

崔瀺立即昂首挺胸,“老子!”

老人面无表情,缓缓道:“我曾经跟你们所有人说过,跟人讲理之时,哪怕是吵架,甚至是大道辩论,都要心平气和。”

崔瀺立即噤若寒蝉,低声道:“是我……他齐静春下棋没悟性,输给我几次就不肯再下了。”

老人又问,“那你的下棋是谁教的?”

崔瀺不愿说出答案。

老秀才冷哼道:“老子!”

崔瀺一肚子委屈,恨得牙痒痒,老头子你懂不懂什么叫以身作则?

老秀才缓了缓口气,“你在教齐静春下棋的时候,棋力跟我相比,谁高谁低?”

崔瀺勉强道:“我不如你。”

老人问道:“那你知不知道齐静春学会了下棋,很快就下棋赢过了我?”

少年愕然。

倒是不怀疑老人这番言语的真假。

老人再问道:“知道齐静春私底下是怎么说的吗?他对我说,‘师兄是真喜欢下棋,胜负心又有点重,我又不愿下棋的时候骗人,如果师兄总输给我,那他以后就要失去一件高兴事了。’”

少年崔瀺硬着脖子说道:“就算是这样,又如何?”

老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,训斥道:“你就是死鸭子嘴硬。从来知错极快,认错极慢!至于改正,哼哼!”

少年崔瀺怒道:“还不是你教出来的!”

老人瞪了他一眼,沉默片刻,惋惜道:“马瞻的背叛,可能比你崔瀺的谋划,更加让小齐失望吧。”

崔瀺嗤笑道:“马瞻这种人,我都不稀罕说他,心比天高命比纸薄,如果说我好歹是为了大道契机,为了香火文脉,那他呢,就为了那么点什么书院山主啊、将来有望掌握一座学宫啊,为了这么点虚头名利,就舍得同窗之谊,甘心做别人的棋子,也真是该死。老头子,当初你给了齐静春一句临别赠言,‘学不可以已。青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’这句话广为流传,我是知道的,但是你给了马瞻什么?”

老人淡然道:“天地生君子,君子理天地。可惜了。”

不知是可惜了这句话,还是可惜了马瞻这个人。

崔瀺讥讽道:“马瞻带着那些孩子离开小镇后,起先与我的一枚棋子相谈甚欢,颇为坦诚相见,就提到关于离开骊珠洞天还是继续留下一事,他与齐静春出现过一场争执,齐静春最后对他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,让马瞻有些惊吓,‘君子时诎则诎,时伸则伸也。’马瞻这个蠢货,在齐静春天翻地覆慷慨死之后,还顺着私心,做着一院山主的春秋大梦,只有到快要死的时候,才开了窍,总算确定齐静春当时在学塾,其实早就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了,只是一直不愿揭穿而已,仍是希望他马瞻能够好好照顾那些孩子。马瞻真是后知后觉,两次被拖延敷衍后,终于知道万事皆休,他这辈子总算唯一一次,激起了那么些男儿血性,以失去来生来世作为代价,伤了我那枚棋子,才使得那些孩子能够返回小镇,最终多出这么多事情来……”

说到最后,白衣少年越来越有气无力。

老秀才唏嘘不已。

骊珠洞天诸多人和事,尤其是齐静春坐镇的最近一甲子,天机被隔绝得更加严密,齐静春,杨老头,以及一些幕后人物,纷纷暗中出手,使得这座小洞天变得扑所迷离,变数极多,就算是老秀才都极难演算推衍,不敢说推演出来的真相就一定是真相。

高大女子的温和嗓音轻轻响起,“聊完了?”

崔瀺发现老秀才脸色有点难看,重重叹气,眼角余光瞥见那女子正望向自己,老人只得磨磨唧唧地摘下背后行囊,掏出一副卷轴后,轻轻解开绑缚卷轴的线绳。

陈平安一头雾水。

她走到陈平安身边,笑道:“等下你可以出剑三次。”

她眯起眼,望向荷叶外的天空,缓缓道:“等下我会恢复真身,你不用奇怪。”

最后她好像记起一事,歉意道:“忘了说两个字。”

陈平安抬起头。

高大女子收敛起笑意,毕恭毕敬称呼道:“主人。”

txthtml

第一百五十章

去开山

红棉袄小姑娘虽然出现短暂的气馁,可她是李宝瓶唉,很快就斗志昂扬,不动声色地挪开脚步,偷偷摸摸从高大女子的左手边位置,绕到她身后,再走到她右手边,看看她的衣裳,瞅瞅她的大荷叶,李宝瓶觉得还是好看,真是美。

听过了崔瀺的骂娘和老人的训斥,陈平安琢磨出一些意味来,可仍是不敢置信,咽了咽口水,对高大女子小声问道:“这位老先生,是齐先生的先生?是那什么文圣?儒家的大圣人?”

难怪这一路走得如此跌宕起伏。会遇上戴斗笠的阿良,风雪庙的陆地剑仙,当然还有这个姓崔的。

高大女子点头笑道:“是这样的。”

女子真身,是石拱桥底下所悬的老剑条,孕育而出的剑灵,在近万年的漫长等待期间,她曾经亲眼见证了最后一条真龙的陨落,那场可歌可泣的落幕之战,三教和诸子百家的大练气士,联袂出手,仍是死伤无数,战死之人的尸体如雨落大地,魂魄凝聚不散,连同真龙死后的气运,混淆在一起,最后造就了骊珠洞天,却被她视为稚童打架、孩子儿戏。

这位剑灵从头到尾全在冷眼旁观,偶尔眼前一亮,就偷偷拾取几件漂亮好看的物件,神不知鬼不觉。

她本以为自己的余生,要么就是睡觉,要么就是打着哈欠,观想那些气势恢宏的远古遗址,在其中飘来荡去,比孤魂野鬼还不如,就这么一点点在光阴长河里随波逐流,等待灵气涣散殆尽的那一天。

但是在骊珠洞天破碎之际,她挑中了陈平安作为第二任主人,不是天生大剑仙胚子的宁姚,不是来历不俗的马苦玄,更不是什么谢实、曹曦这些土生土长的小镇天才。

这一切,齐静春功莫大焉。

先是那一夜,齐静春独自一人枯坐廊桥到天明,就在那块风生水起的匾额下边,为的就是说服她睁眼看一看泥瓶巷少年,哪怕一眼都好。

其实剑灵的第一眼感觉,是没有感觉。

她实在是见过太多太多惊奇了。

所以她无动于衷,对她而言,骊珠洞天破碎下坠也好,天道反扑百姓遭殃也罢,对她没有任何影响。

可她确实有一点好奇,齐静春这么一个被誉为有望立教称祖的读书人,为何偏偏选中一个连书都没读过的孩子。

所以她在那天之后,多看了少年几眼,仍是没觉得如何。

后来她实在无聊,终于记起在齐静春离去之时,凭借小镇圣人的身份,截留下了骊珠洞天最近十多年光阴长河之中的——“一抔水”,它被齐静春以大神通捞取起来,放在了廊桥底下。

于是她有一天,闲来无事,总得找点事情做不是?便开始现出真身,悬停在廊桥底下的水面上,她一边梳理头发,一边观水。

全是那个泥瓶巷少年的点点滴滴。

有伏线千里的幕后谋划,有市井巷弄的鸡毛蒜皮,有包藏祸心的善举,有无心之举的祸事,有家长里短有悲欢离合,有伤心有诚心,有人生有人死。

她觉得挺有意思,比看一群孩子打打杀杀、围殴一条小虫有意思多了。

比如屁大一个孩子,背着差不多有他大半人那么高的背篓,说是要去上山采药,然后还没上山,就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。

又比如孩子站在小板凳上,手拿锅铲碎碎念,今晚一定要烧一顿好吃的,不咸不淡刚刚好。

还比如那个跑着离开糖葫芦摊的孩子,一边跑一边流口水,只能努力想象着小时候尝过的滋味。

最后比如那个孩子为了活下去,大中午都在溪水深处钓鱼,全然不知神仙难钓中午鱼的道理,晒得比黑炭还黑。

剑灵知道这些皆是苦难,但是她又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难熬的苦难。

因为剑灵曾经跟随她的主人,征战四方,尸山血海,满地神祇的残骸,能够堆积成山。那些大妖的妖丹,能够一次性串成糖葫芦,吃起来嘎嘣脆。那些化外天魔的身影,遮天蔽日,一剑摧破。

所以齐静春再次找到她后,她仍是不愿点头。只是齐静春这么会说道理的圣贤,都无计可施的时候,齐静春重新收回了那一抔光阴-水,在廊桥上轻轻倒入龙须溪水,那些画面缓缓流淌,从为了送信身形匆匆的少年陈平安,最后回到在神仙坟里、祈求娘亲身体平安的孩子陈平安。齐静春在倒水的第一时间,就决定不再坚持说服剑灵。

他开始走向廊桥一端,恰恰是他大失所望的最后关头,有一句无心之语,总算略微打动了铁石心肠的剑灵,“我们都对这个世界很失望啊。”

剑灵不动声色,那抔水即将全部融入溪水,最后一幕是孩子在泥瓶巷与父亲告别,“爹,我五虚岁,是大人啦!”

剑灵望向那个背影,说道:“让他走一趟廊桥,如果他能够坚持前行,我可以考虑。”

齐静春震惊转头,随即开怀大笑,使劲点头,“我相信陈平安,请你相信齐静春!”

男人大步走下廊桥台阶,两只大袖子晃得厉害,仿佛里头装满了齐静春的少年时光。

剑灵被少年一句问话打断思绪。

少年小心翼翼问道:“既然是齐先生的老师,那我们能不能不打?”

剑灵松开手中的雪白荷叶,它先是飘向高空,然后一瞬间变得巨大,足足撑起了方圆十里的广阔天幕。

她摇头道:“为了齐先生,你必须要打这一架。”

陈平安挠头道: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,但既然跟齐先生有关,你又这么说了,我相信你……”

少年停顿片刻,眼神坚毅,凝视着高大女子,咧嘴笑道:“打就打!”

她会心一笑,转移视线,望向那个还在拖延的老头子,为了解开绑缚卷轴的那个绳结,就花了大半天功夫,这会儿还在嘀嘀咕咕呢。

“我曾经只知道躲在书斋里做学问,错过了很多,走出功德林后,就想要尝试一下以前不敢想象的生活,比如痛快喝酒,跟人粗脖子吵架,吃辛辣的食物,光膀子下水游泳,就这么一路走过了很多地方,见识过很多的名山大川……”

她打趣道:“文圣老爷,还没完呢,脖子横竖挨一刀,嗯,是一剑,你这么拖着毫无意义。”

老人悻悻然道:“我这不是等着你们俩改变主意嘛。”

她眯眼冷声道:“老家伙,别得了便宜还卖乖!”

老秀才呵呵一笑,“老家伙?”

她笑容愈发温柔,“我记下了。”

老人破罐子破摔的意思,“打就打,谁怕谁。真以为我打架不行啊,那只是对比我吵架的本事。”

老秀才总算解开绳结,手腕一抖,那幅画卷啪一声,横向铺展开来,斜斜坠向地面,老人一手持画卷这一端,这幅山河长卷是真的长,瞬间铺面了水井四周的地面,陈平安先前想要挪步,被高大女子按住肩膀,让他不用动。

胆大包天的李宝瓶干脆就蹲在地上,仔细观摩起来,不忘伸手这里戳戳那里点点。

加上站在老人身后的少年崔瀺,此时帮老秀才捧着行囊。

老人轻喝道:“收!”

依旧是老水井这边,蹲在地上研究那些山山水水的李宝瓶蓦然惊醒,铺在地上的画卷没了。

而且小师叔和那个脾气不太好的女鬼姐姐,以及先生的先生,她该称呼为师祖的老人,一起消失不见了。

她抬起头望去,恢复成了一支卷轴,安安静静悬停在空中。

少年崔瀺对此并不感到奇怪,站在原地乖乖捧着行囊,一脸哀莫大于心死的愤懑表情。

她猛然站起身,高高举起那方印章,大声问道:“姓崔的,我小师叔呢?!你不说我拍你啊!我出手揍人从来没轻没重的,不小心拍死你我不负责的啊!”

崔瀺看了眼小姑娘,脸色漠然,点头道:“你拍死我算了。”

挑衅是吧?

白衣女子就算了。你这个坏蛋也来?

李宝瓶愣了愣,然后大怒,二话不说就一阵撒腿飞奔,绕过画卷后,个子比白衣少年矮的她,一个身形敏捷的跳跃,手中印章啪一声重重砸在崔瀺脑门上。

少年崔瀺满脸匪夷所思,眼神痴痴,伸手摸了摸更加红肿的额头,他突然就丢了行囊,蹲在地上,抱头喊道:“这日子没法过了,谁都能欺负老子啊!”

小姑娘没来由有些愧疚,握住印章的手绕到身后,将作案工具悄悄藏了起来,然后就开始去研究那画轴,希望能够把小师叔找出来。

————

陈平安环顾四周,有点类似当初被剑灵第一次扯入“水底”,四周皆是茫茫虚无,因此衬托得某些“实物”显得格外“实在”,比如眼前远方,有一堵高墙,不管陈平安怎么伸长脖子,都看不到墙壁的尽头。

站在他身边的白衣女子,伸手握住那把被金色丝结挽在一起的青丝,笑道:“这既是在山河卷里,也是在文圣的意识之中,说起来比较复杂麻烦,你只要知道在这里出剑,你我都可以没有后顾之忧,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答应老头子的一个原因,要不然当时就在河畔大崖上开打了。”

她另外一只手突然按住陈平安的肩头,“现在这里是太近了,所以你看不到真身面貌,我带你后退一些,先退个八百里好了。”

陈平安感觉整个人都在风驰电掣,倒退出去不知道多远,最终站定后,少年顾不得身体的不适和气府的沸腾,张大嘴巴,望向“那座山”,八百里之外遥遥远望的一座山,还能如此巨大?

家乡披云山跟它比起来,应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土堆?

高大女子脸色肃穆,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,就是文圣答应在这里打架的话,可以给你一点额外的待遇。”

陈平安已经被震惊得无以复加,有些口干舌燥,“啥?”

她凝视着少年的那双眼眸,“在这里,你出剑之时,会拥有类似十境练气士的修为。当然,这是假象,但却是极其真实的假象。我希望你置身其中后,能够仔细体会,这对你将来的修行……没什么用处。”

她自己被自己逗乐,忍俊不禁道:“好吧,我只是想要让你知道一件事,别光顾着练拳,尤其是老是觉得练拳就是为了活命,那也太没出息了,怎么可能志向只有这么点大?你想啊,你是谁?”

陈平安呆呆回答:“陈平安?”

答非所问就算了,关键是你不是陈平安还能是别人?

她弯下腰,揉了揉少年的脑袋,“除了是陈平安,还是我的主人啊。”

少年有些难为情。

大山之巅,有老人愤愤道:“好嘛,之前着急得很,现在不急啦?”

剑灵深呼吸一口气,指了指那座山岳,“那是中土神洲最大的一座五岳高山。”

陈平安点点头。

她望向远方山岳,眼神炙热,“那么如果山岳挡住你的大道,你该怎么做?”

陈平安轻声道:“爬过去。”

她嘴角翘起,并不恼火,又问道:“但是当你手中有剑呢?”

陈平安想起自己手持柴刀开路的场景,问道:“开山而行?”

她大笑道:“对!”

高大女子大踏步向前走出,站在陈平安身前,她伸出并拢手指,在身前由左到右缓缓抹过。

一点极小极小的光亮,在最左边的位置,骤然爆开。

如日当空。

然后一直蔓延向右边。

刺眼至极的光亮每多绽放一寸,高大女子的身影就黯淡消逝一份。

最终,陈平安看到前方悬停有一把无鞘长剑,像是等人握剑已经千万年了。

光线已经散去。

少年缓缓前行,握住了长剑的剑柄。

一瞬间,握住长剑的草鞋少年只觉得天翻地覆,所有气府窍穴都在震动,身体四周气流絮乱,吹拂得少年几乎睁不开眼睛。

陈平安闭上眼睛,心有灵犀道:“同行!”

长剑疯狂颤鸣。

如秋蝉在最高枝头,对天地放声!

txthtml

第一百五十一章

少年有剑砍山岳

老秀才站在山顶一块巨石上,山风吹拂,双袖飘荡,猎猎作响。

此时迎风高立的白发老人,哪里还有半点寒酸气?

老秀才望向八百里开外,骤然亮起的那一点光芒,哪怕隔着这么远的距离,仍是让老人感到有些刺眼,老人微微点头道:“这么多年过去了,虽然剑锋比起传闻,要钝了许多,但是内里蕴含的锐气,衰减得不算多。厉害,真是厉害,悠悠然万年时光,沧海桑田,还能够拥有如此分量的精气神。但是……”

老秀才很快笑道:“我会凭借此山,让你们知难而退的。打架这种事情,终究是能少打就少打,伤和气嘛。”

老人脚下的这座被他观想入画的山岳,名头大到不能再大。

九大洲里版图最广的中土神洲,有大岳名为穗山,山势磅礴,可谓拔地通天,山巅有至圣先师手书碑文“天下独尊”,有礼圣崖刻“五嶽之祖”,有道祖座下首徒留下的“罡风徐来”,有兵家圣人以手指刻就的“唯我武当”四字。

仅是各大洲历朝历代的帝王,来此封禅告天的祭文石刻,就多达一百八十余块,草篆隶楷皆有,这些充满玄机的文字和崖壁,一直从穗山之巅的登天台,往下延伸到半山腰,名胜古迹,几乎随处可见。

← 键盘左<<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+ 标记书签下一页 >> 键盘右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