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笑小说网/叶坤姜有容下载/ 第687章 缝缝补补。
背景
18px
字体 夜晚 (「夜晚模式」)

第687章 缝缝补补。

    叶坤嘿嘿一笑:多多益善。

    张羽真想了想,沉吟道:

    我传下天师令,先期派遣一万道家子弟,还是没问题的。但是去了天竺以后,吃饭的问题,需要皇上安排。至少,一开始的时候,需要朝廷提供粮食和物资。

    没问题,我会尽全力,扶持道家在天竺的发展。

    叶坤放下酒杯,低声说道:西方有个教派,很厉害的,已经有了两百年历史,你知道吗

    是不是……上帝那个

    对,就是那个。叶坤一笑:

    我希望我们道家的太上老君,墨家的墨子,儒家的孔子,能超过他们的神。

    张羽真似乎明白了,笑道:皇上一番心血,我已经领会。下一步如何去做,请皇上指示。

    叶坤喝了一口酒,叹气道:我们在海外扩张,难免有战争,有流血。所到之处,异族土著多少会受伤。我希望百家弟子,从人文关怀入手,救助那些妇女儿童,从而树立自己的形象,发展壮大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破破烂烂,总要有人缝缝补补。

    军队在前方打仗。

    打下来的地盘上,百家弟子和朝廷的官吏、技术人员,一起缝缝补补,才能稳固后方,消化异族的地盘。

    张羽真皱眉:如果要展开救助,我们就需要更多的钱了。

    叶坤笑道:朝廷会支持你们的,放心吧。

    那就没问题了。

    张羽真一笑,举起了酒杯。

    晚饭后,叶坤留着张羽真喝茶,对照地图,又谈了半夜。

    张羽真知道了叶坤的心思,笑道:我会立刻安排道家子弟,年底就派出几千人,前往天竺,先建设一批道观。明年,继续安排弟子过去。

    叶坤笑道:你的曾祖张道陵,曾经在龙虎山炼丹。我将龙虎山,也封给你们老张家,给你们盖天师府。涿郡和金陵、成都、长安、洛阳,都给你们盖天师观。

    你是大天师,我再封你为国师,授正一品官衔。不过,国师有三个,道家儒家和墨家,各有一个。

    设置国师的想法,是叶坤忽然冒出来的念头。

    所谓国师,一个虚头衔而已,但是可以凝聚天下儒家弟子、墨家弟子、道家弟子,强化文化宣传,最主要的是,对海外文化扩张。

    还能让三大学派的弟子,去海外移民,同化海外。

    性价比很高啊。

    张羽真闻言,果然大喜过望,抱拳道:

    前朝独尊儒术,废黜百家,乃至华夏学派,一片凋零。如今皇上振兴古代圣贤绝学,提倡百花齐放,必将引领华夏文化,普及天下!

    叶坤点点头,笑道:你是道家大天师,也是三大国师之一,以后可以随朝听政。我会在涿郡,给你新建国师府。

    这两天,你就留在成都,我还有很多话,要跟你谈。对了,再找几个练功夫的年轻弟子,我想跟他们学习一下强身健体之术。

    以前读大学,叶坤的体育课,选择了主修太极拳。

    但是古代并没有太极拳。

    所以,叶坤想把这一套太极二十四式,传给道家弟子,让他们推广。

    张羽真听错了叶坤的意思,问道:皇上要钻研丹鼎之术吗我就有炼丹术,可以和皇上交流。

    我不学丹鼎,也不吃丹药。

    叶坤一笑:我有一套拳法,是从老子道德经里面悟出来的。所以,想演示一下,找几个聪明的道家弟子,传承下去。

    张羽真又惊又喜:皇上果然聪明绝顶,竟然能从道德经里面悟出拳法,山人万万不及也!

    叶坤揉了揉发烫的脸皮。

    道德经都读不完整,还悟出拳法

    不过是得益于后世的文化传播,学了张三丰的太极拳而已。

    张羽真告辞后,已经是凌晨。

    叶坤胡乱睡了一觉,早饭时分才起床。

    姜有容和郭平夫人,要去慰问孤儿院和养老院,问叶坤要不要一起去。

    叶坤笑道:我今天,还要研究成都扩建的事,所以慰问孤儿院,就有劳娘娘和郭夫人了。

    姜有容也不勉强,带着郭平夫人去了。

    叶坤来到太守大堂,参加成都扩建的规划讨论。

    有的官吏说:这些年,成都人口翻了两倍。一方面是出生人口太多,一方面,是四周山区的移民太多。

    这个移民,指的是自发移民。山民们知道成都富裕,都从山上下来了。

    现在人口暴增,耕田已经渐渐紧张了。请皇上和朝廷研究一下,能否禁止山区百姓,向成都移民

    叶坤看着郭平:郭太守,你怎么看

    郭平很狡猾,不发表意见:臣作为地方官吏,服从朝廷的安排。朝廷说禁止外来山民落后,就禁止;朝廷说接收,就接收。

    看来老实人也不老实了,会玩滑头了。

    叶坤翻白眼:朝廷的意思,是继续接收山民,移民到平原地区。关于耕地,我们了解过,平均每人五亩地,就能吃饱。

    古代粮食亩产低,但是五亩地养活一个人,还能保证交税,没问题的。

    实际上,红薯玉米和土豆引进之后,三亩地,就能养活一个人。

    户部和农业部,联合调查过,全国现有耕地六亿多亩,可以开垦的土地,何止十亿亩

    辽河平原已经被整理完毕了,太多肥厚的黑土地,无人耕种。

    整个东北平原,人均耕地三百亩。

    虽然一年一熟,但是粮食也烂大街了。

    所以耕地问题,叶坤并不担心,一直鼓励山民,向平原地区迁移。

    山民来到平原地区,有了房子和土地,更容易创造财富,发展人口。

    朝廷管理,也更加方便。

    郭平沉吟道:皇上,十年以后,人口还会翻倍。那时候,成都平原一带,怕是人均五亩地,也没有了。那个时候,又当如何

    叶坤笑道:华夏大陆,加上南华半岛,所有耕地,大约是三十亿亩。以目前粮食产量来看,可以养活五六亿人口。

    一百年后,可能会有五六亿人口。但是那时候,我们的化学肥料,肯定供应充足,将水稻亩产提升到一千斤,可以养活十亿人。

    众人惊叹,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成都农业官员站起来:皇上所言非虚,成都今年的试验田,最好的水肥和管理条件下,水稻最高亩产六百九十斤。

    这个产量,距离皇上说的亩产一千斤,已经不太远。

    郭平点点头:可是,还有个问题,我们成都大平原,基本上已经没有田地可以分配了。如果大量接收山民,就要重新分配土地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很棘手的工作,试想,谁愿意把已有的土地,拱手让给别人难不成,再来一次均分土地
← 键盘左<<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+ 标记书签下一页 >> 键盘右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