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笑小说网/叶坤姜有容下载/ 第492章 初步工业化。
背景
18px
字体 夜晚 (「夜晚模式」)

第492章 初步工业化。

    叶坤说道:坚持下去,十年之后,绝大多数年轻人,都会识字写字。因为我们的造纸产量上来了,便于文化推广。我们还要设置广播站,进行华夏官话推广。

    大喇叭已经搞出来了,有线广播,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    至少,在朝廷各大部门和学校,可以推广起来。

    文阿秀感叹道:我们跟着校长皇帝,是每天都有新的惊喜啊。现在有了无线电报,有了大广播。不知道十年以后,会是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叶坤想了想:十年后,我们的蒸汽机,肯定可以稳定运行了。只要有一千台蒸汽机,就能启动初步工业化了。

    什么叫工业化

    就是生产某些东西,不用手,用机器,又快又好;就是可以批量生产某些东西,流水一样,从工厂里源源不断而来。

    可是我觉得,无线电报和大广播,好像对老百姓没有太大用处吧。

    无线电的确是为了战争和管理设计的,但是管理效率高了,无形之中,也会方便百姓。

    三人你一言我一语,聊得火热。

    天黑之后,叶坤也就不走了,留下来,和文老师、刘红玉继续交流。

    第二天,九部会议。

    叶坤参加议事,展示了扩音器,宣布成立电报局、报纸发行局,广播站。全部由文阿秀领头,组建并管理。

    巫穹叹气道:皇上,纸张很贵,每天一千多份报纸发出去,是不是浪费

    浪费叶坤摇摇头,笑道:

    各位大人,我们为什么要做报纸,要做广播站,必须从长远考虑。我就是要加强宣传,将华夏、炎黄、神州、中国、大汉的概念,刻进每一个炎黄子女的心里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大汉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,才能永远不会灭亡!

    任何一个朝代,都不会延续万年。但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、思想和精神,可以延续万万年。只要团结,只要有凝聚力,华夏神州,就能永远屹立不倒。

    哪怕换一万个朝代,换十万个皇帝。这一片土地,还是用华夏文字,说华夏语言,还是在我们炎黄子孙的手里!

    众人闻言动容,全部起身:

    我们支持皇上的决定,打造我们华夏神州的精神,万世流传!

    叶坤点点头,让大家继续议事。

    桑不疑说道:接到刘艾飞鸽传书,夏侯昌已经发兵,攻打高句丽。皇甫琳的海军,也已经抵达半岛西侧。水陆两军,都首战告捷。但是,夏侯昌还是军粮不够,要求增加粮食、燃烧弹、望远镜,还要求枪炮支援。

    刘艾的意思是给他,一举打下高句丽。

    叶坤询问众人的意思。

    严炬说道:我们可以给,但是,需要夏侯昌放开辽东,允许我们进入管理。有言在先,他打下高句丽之后,把辽东交给我们,现在可以交出部分地区了。

    叶坤点头:传书刘艾,让夏侯昌放开边界,我们增兵过去。粮食和武器,从海路过去,再增派五千枪炮兵,协助夏侯昌陆地作战。

    于归农汇报:在匈奴抓获的三万多俘虏,已经全部送到山西。可是其中,有一小半是汉人……

    叶坤也头大:汉人都迁移到中原,进行安置,给予田产、房屋。匈奴人,要接受一下教育,送去挖煤。老弱病残,送往养老院和孤儿院。

    这些老人孩子,不能干活,还是个负担啊。

    多年战争,饥饿与疾病,造成了庞大的孤寡团体。

    各地的孤儿院和养老院,都是负担。

    户部采取了一些减少负担的措施,让那些半大孩子,去养老院帮忙,照顾老人;又让那些不太老的人,来孤儿院照顾幼儿。

    孩子们年满十二岁之后,就全部送进学校,半工半学了。

    十五岁以上的男孩子,基本上都进入部队,进行再锻炼和教育。

    叶坤的部队里,每年都新招两三万孤儿兵。

    虽然花了钱,但是这些兵的忠诚度很高,作战勇猛,深受各个部队的欢迎。

    巫穹汇报:因为商贸交易,我们收取了许多罗马国的金币银币,能不能直接发行下去

    不行。叶坤断然否定:

    外国的钱币,一律库存起来,到时候集中销毁重铸。如果罗马的钱币,在国内滥用,势必引起国内货币系统的混乱,到时候不可收拾。

    货币政策,关系重大。

    叶坤到现在,都老老实实,发行金银币和铜币,不敢搞银票和钞票。

    自己没那个本事,就别胡闹。

    万一货币系统崩溃,就会全国大乱。

    马正阳笑道:科技城那边,需要大量的纯银做银线,刚好把外国的银币送给他们做银线吧。我看过罗马银币,纯度还可以。

    叶坤同意这个意见,让何田田与巫穹和马正阳对接,领取银材料。

    何田田也精明,笑道:

    银币不纯,我可不要。到时候需要提炼,损耗算谁的都说我们科技城花了太多的金银,我们也冤枉啊。

    叶坤觉得有道理:还是交给铸币厂处理吧,提炼一批纯银,送给科技城。

    巫穹叹气:上个月,才拨了四千两纯银给科技城……

    四千两很多吗四万两,我都能用掉。何田田一笑:

    马上要做有线大喇叭,全部用银丝的话,有多少白银,我都给你用了。到时候,一条喇叭线从涿郡到襄阳,就不知道要多少白银了。

    叶坤吓一跳:何院长,还是想办法,攻关铜丝吧。银丝太贵,真的用不起啊。而且大喇叭到襄阳的计划,就免了。路线太长,无法维护,电力恐怕也不能支持。

    路线越长,电力损耗越大。

    上次研究有线电报,就失败了,因为电力跟不上,最多只能实现三十里的通信。

    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之前,大喇叭只能小范围使用,以便慢慢摸索经验。

    何田田也叹气:铜丝难搞啊,工人们都有意见。银丝容易做,可以做到很细,不易断。

    难搞也得搞,必须攻关。

    叶坤下了死命令:五大都城的广播站,可以用银丝。但是其他地方,在铜丝大量生产出来之前,就别搞广播站了。

    秦丑问道:这个广播站搞出来,天天在上面讲话,哪有那么多话说
← 键盘左<<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+ 标记书签下一页 >> 键盘右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