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祖师爷真传。
文奇起身,抱拳笑道:叶大人,且不管答案如何,桑不疑有如此见识,如此雄辩之才,可堪大用。
看得出来,文奇对这个桑不疑也很满意。
叶坤点点头,又问桑不疑:桑先生觉得,以你自己的才干,做什么官职合适
桑不疑施礼道:目前看来,闲职最合适。因为我初来乍到,对叶大人还不了解。不了解叶大人,我也不能放手做事。叶大人不了解我,也不敢让我去做大事。
叶坤哈哈大笑:桑先生至诚君子,果不欺我。这样吧,你暂时跟着我,做一个军师。等我们互相了解了,再给你安排合适的岗位。
多谢叶大人。桑不疑拱手道谢。
还剩下几个孝廉,文奇和叶坤一一考核。
大多都是酒囊饭袋,只有一个叫郭平的年轻人,还算不错。
据说郭平在邻村办事,遇上家乡失火,这家伙奔跑到河边,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,打算游过河去,抢救父母。
结果这家伙不会水,灌了一肚子河水,被同伴救了上来。
凑巧的是,来了一阵大雨,把家乡的大火剿灭了。
乡邻们都说,是郭平的孝心感动了天地,所以招来大雨灭火。
叶坤看着郭平,问道:
听说郭先生的孝心,引来一场大雨,救了火,也救了父母,是真的吗
郭平很老实,施礼道:那只是凑巧,和孝心无关。世上有孝心的人很多,但是没听说可以感动上天。
叶坤点点头,又问:你明明不会水,为何还要跳河渡水
情急而已,一时糊涂。
也是个至诚君子,有一说一。叶坤点点头,让侯七和文奇重用此人。
其他歪瓜裂枣的孝廉,叶坤都安排去养马。
但是有些孝廉不乐意,觉得受到了怠慢,表示要回家孝敬父母。
叶坤也不想用这些人,乐得做人情,各自给了几两银子,打发他们回家。
亲兵来报,公孙二娘已经做好了几个通风灶,请叶坤去看。
叶坤带上大家,去看公孙二娘的科研成果。
一共三个灶台,都是两眼灶,可以同时烧两口锅。
最小的灶台,是按照三五人吃饭设计的;中间的,用餐标准十人。
最大的灶台,用餐标准二十人。
叶坤看了看,笑道:各位大人都把衣袖卷起来,坐下来烧火试试看。
我先来。
文奇笑嘻嘻的,第一个体验烧火。
小灶升温速度很快,只用杂草和干树叶,也就一炷香的时间,烧开了一锅水。
而且屋里干干净净的,不串烟。
叶坤向大家介绍:
我师妹觉得,我们以前的锅灶,需要用风箱,比较费力,所以设计了这个通风灶,省了风箱,也就是节约了社会财富;这样的土灶,用的是土坯砖,也不太费钱,只要培训一批熟练的工人,推广下去,可以节省许多柴火,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……
侯七笑道:虽然只是一件小事,但是却功德无量。
文奇却说道:还是叶大人设计的煤炉更好用,那个沼气灶也好用。
叶坤摇摇头:目前来看,让益州所有老百姓,都用上煤炉或者沼气灶,是不可能的。所以我师妹设计的通风灶,对于广大百姓来说,最实用。我看年底还有时间,赶紧组织起来,推广一批。
文奇和侯七,一起点头。
叶坤又看着桑不疑:桑先生,你对这个通风灶,如何看待
我赞成侯大人的说法,一件小事,功德无量。桑不疑看得长远,说道:
通风灶可以烧草,会剩下许多柴火。百姓们不用砍柴,就节约了时间,可以投入生产;不乱砍柴,小树就可以长大,我们有更多的木材使用。百姓富裕了,人口就会增长,我们就有了力量,可以平定天下。
桑先生由小及大,见微知著,果然是个大才。叶坤点头微笑。
公孙二娘更开心,冲着叶坤挑了挑眉。
中午的时候,叶坤设宴,就用通风灶煮饭炒菜,和大家一起吃饭。
得了桑不疑和郭平这两个人才,叶坤还是蛮开心的。
公孙二娘在陪。
酒过三巡,叶坤询问文奇:文大人,孔雀为何东南飞,标准答案是什么
文奇却来试探叶坤:叶大人觉得,孔雀为何东南飞
叶坤笑道:因为西北方飞不过去,有高楼阻挡,只能向东南。民间有诗云,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。
文奇一愣,随即大笑:叶大人说的,也有道理。
公孙二娘撇嘴道:孔雀飞禽,在道家八卦方位中,位于东南方。
公孙姑娘说的极是。文奇点点头,笑道:
孔雀东南飞,是飞回自己的故乡。孔雀是凤凰遗种,东南方,也是凤凰涅槃之地。焦仲卿和刘兰芝,双双殉情而死,恰如孔雀飞回故乡,涅槃重生。
叶坤暗自点头。
原来孔雀东南飞,还有这个意思,和梁祝化蝶一样,给了世人一点幻想和安慰。
文奇摇摇头:这个问题太难了,如果用来考我,我就举身赴清池、自挂东南枝!
众人大笑。
叶坤喝了一杯酒,又问大家:几百年前,百家争鸣,各位觉得,百家思想,值得我们学习的,有哪些
关于思想建设,叶坤打算整合百家,取长补短,形成统一的思想认知,所以先问问大家的意见。
文奇是儒家学子,笑道:
当然是我们儒家最好了,岂不闻,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儒家就像天上的太阳,照着大家走路……
公孙二娘反唇相讥:
呵呵,这么说来,孔子出生之前,天地一片黑暗,三皇五帝白天走路,都打着火把、提着灯笼
叶坤不由得一笑。
这个公孙师妹,得了祖师爷的真传啊。
因为墨家祖师爷墨子,一辈子就是死磕儒家!
文奇笑道:我只是打个比方。
公孙二娘冷笑:很遗憾,你们儒家今天吃的饭,就是我们墨家通风灶做出来的。
侯七打哈哈圆场:我是个吃家,有的吃就行。
叶坤又问桑不疑:桑先生算是儒家吗
我是杂家。桑不疑摇摇头,说道:
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纵横家,都有很多了不起的见识。我觉得,只要是好的,都可以拿来用。因为门户之见,而放着好东西不用,那是抱残守缺的傻子。
桑先生的想法,和我一样。
叶坤鼓掌大笑:我觉得百家争鸣时代,都很了不起。但是儒家道家只谈理论,教化人心,唯有墨家注重实际,造福万民。
文奇不服:儒家有君子六艺,也很注重实际啊。
首先君子六艺,就不实际,那是富贵人才有资格玩的,和穷人没关系。公孙二娘又来一句。
文奇讪笑道:酒宴之上,不宜探讨门户争论。
也算个小争鸣吧,无伤大雅。叶坤举起酒杯,说道:
以后有时间,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新的学派,整合百家思想,重振炎黄神州。来,大家干一杯。
众人一起举杯,一饮而尽。
公孙二娘却面带不悦。
饭后,公孙二娘悄悄靠近叶坤,低声说道:
师兄,你答应过我,要光大墨家的。为什么刚才又说,要成立新的学派如果你言而无信,我会杀了你,绝不留情!